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制冷技术 \ 制冷维修技术必知:“过冷”与“过热”

制冷维修技术必知:“过冷”与“过热”

发布于:2021-02-24 13:18:24 来自:暖通空调/制冷技术 [复制转发]



“过冷”:就是将冷凝后的饱和液体通过某种装置(如过冷器)和方法进行再冷却,使其温度低于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称之为过冷。


把过冷前的液体温度与过冷后的温度相比较,差值为“过冷度”。

如图:



一、过冷的好处:

1、减少制冷剂液体在节流过程中产生的闪发气体,减少闪发气体所占容积的比容,提高单位制冷量;

2、同时提高回气的过热度,对保护压缩机不处湿冲程运转,都有一定的好处。


二、过冷在实际设计中怎么做?

1、专门的过冷器:

在较大型的制冷系统中,为了使进入节流阀的制冷剂液体温度降低些,减少在节流时或节流后产生的闪发气体,适当提高制冷效率,工艺设计中在储液器后(使用节流阀节流的系统必须要有储液器)加装了专门用来过冷的 设备 —过冷器。


它的结构型式是套管式、喷淋式或者板换等,原理是利用比冷凝后的饱和液体温度更低的冷却水再次冷却(如深井水),一般可比冷却前再降低3℃~5℃的温度(即过冷度为3℃~5℃ )。


2、供液管与回气管换热

还有些小型氟制冷系统,虽然没有专门的过冷器,但把 供液管与回气管包扎在一起保温 ,利用回气管的低温降低供液管里的液体温度,也可把一段供液管和膨胀阀直接安装在库房内通过,经再次冷却达到过冷的目的,从而提高制冷效率。


同时也加热了回气管的温度,避免压缩机吸入过潮蒸汽而可能产生液击。 毛细管节流的系统, 毛细管与回气管(吸气管)合并在一起走 ,有合焊在一起的(大金VRV就是采用的此种方法),有用热胶套套在一起的,有从回气管中穿过的,还有缠绕在回气管上的,也有的将毛细管或供液管直接在箱体内通过。毛细管与回气管进行热交换,使节流前的液态制冷剂与回气管道中的低温制冷剂蒸汽进行热交换冷却而得到过冷,这样既可减少回气管路中可能夹带的液体液击压缩机,同时又能达到节流前液体制冷剂过冷的目的。当然还有采用 回热器 的,原理也是一样,请参见下图:



3、加大冷凝器

假如把冷凝器故意加大,留出空间得到再次冷却而过冷也是可行的。但在规范的设计中是不会这样做的,考虑的是尽量缩小整体体积和重量,减少制造成本。 对于小型或微型毛细管节流的系统,是不会加设专门的过冷器的。


过热: 过热前的饱和温度与过热后的饱和温度之差,称为过热度。


在一定的压力下,温度高于饱和温度的蒸汽,称为过热蒸汽。制冷压缩机排气管处的蒸汽温度,一般都高于饱和温度,故都属于过热蒸汽,称之为“排气过热”。


1、有害过热:

由于回气管(吸气管)的长度和隔热程度,使管内的蒸汽与外界传递而加热,这种现象称之为“吸气过热”或“管道过热”。这种过热会使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升高,吸入蒸汽的比容增大,导致单位容积制冷量降低,压缩机的制冷量减少,这对制冷循环是不利的,在这问题上称为“有害过热”。 因此,要求在吸气管道上必须做好隔热,尽量缩短吸气管的长度,以减少这种有害过热。



2、有益过热:
在使用膨胀阀的氟制冷系统中,应用过热度来调节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这种现象称之为“有益过热”。同样,氟蒸汽在经过回热后产生的过热,也属于有益过热。


  • 荣昌制冷
    荣昌制冷 沙发

    说得很符合专业逻辑,很到位。与我说的很相似。下面是我在2015年2月间在数个论坛里发表的文章:

        所谓“过冷”,就是将冷凝后的饱和液体通过某种装置(如过冷器)和方法(或措施)进行再冷却,使其温度低于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称之为过冷。把过冷前的液体温度与过冷后的温度相比较,差值为“过冷度”。
        过冷是为了使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减少在节流过程中产生的闪发气体,减少闪发气体所占容积的比容,提高单位制冷量;同时也提高了回气的过热度,对保护压缩机不处湿冲程运转,都有一定的好处。
        在较大型的制冷系统中,为了使进入节流阀的制冷剂液体温度降低些,减少在节流时或节流后产生的闪发气体,适当提高制冷效率,工艺设计中在储液器后(使用节流阀节流的系统必须要有储液器)加装了专门用来过冷的设备——过冷器。它的结构型式是套管式、喷淋式等,原理是利用比冷凝后的饱和液体温度更低的冷却水再次冷却(如深井水),一般可比冷却前再降低3度左右的温度(即过冷度为3度左右)。还有些小型氟制冷系统,如小型冷库等,虽然没有专门的过冷器,但把供液管与回气管包扎在一起保温,利用回气管的低温降低供液管里的液体温度,也可把一段供液管和膨胀阀直接安装在库房内通过,经再次冷却达到过冷的目的,从而提高制冷效率。同时也加热了回气管的温度,避免压缩机吸入过潮蒸汽而可能产生液击。
        毛细管节流的系统,毛细管与回气管(吸气管)合并在一起走,有合焊在一起的,有用热胶套套在一起的,有从回气管中穿过的,还有缠绕在回气管上的,也有的将毛细管或供液管直接在箱体内通过。毛细管与回气管进行热交换,使节流前的液态制冷剂与回气管道中的低温制冷剂蒸汽进行热交换冷却而得到过冷,这样既可减少回气管路中可能夹带的液体液击压缩机,同时又能达到节流前液体制冷剂过冷的目的。假如把冷凝器故意加大,留出空间得到再次冷却而过冷也是可行的。但在规范的设计中是不会这样做的,考虑的是尽量缩小整体体积和重量,减少制造成本。对于小型或微型毛细管节流的系统,是不会加设专门的过冷器的。
        不要把整个冷凝过程分拆开或分段来区分,把冷凝器的进口或上部说成是“冷凝”,下部或过滤器部位说成是“过冷”,不能把冷凝过程的初始温度与终端温度之差作为“过冷度”,这种概念是错误的!气体从冷凝器的上部进入,逐步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冷凝温度逐步得到降低,最后冷凝(液化)成液体,积存在冷凝器的尾端或过滤器里,这是完整的冷凝过程。不能说冷凝器的上部是冷凝,下部或某部位就是“过冷”;也不能把冷凝器的进口温度与出口温度相减作为“过冷度”,或者把冷凝过程中的某段温度与冷凝器的出口温度的差值当成为“过冷度”,这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误解了冷凝过程。所谓“冷凝压力对应的饱和液体温度与冷凝器出口液体实际温度的差值”怎么测得?冷凝器的型式,大小各种各样,用什么方法测得?具体在什么部位测得合适?这是相当模糊和不具有操作性的。     
        在一定的压力下,温度高于饱和温度的蒸汽,称为过热蒸汽。制冷压缩机排气管处的蒸汽温度,都会高于饱和温度,故都属于过热蒸汽,称之为“排气过热”。
        一具完整的蒸发器,节流后的低压液体制冷工质进入其中进行换交热,换热时产生的沸腾现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蒸发过程。虽然从蒸发器的热交换上存在有“先后接触热量换热”的程序先后问题,但这仍然是属于整个蒸发器中的蒸发换热过程,系统的热量在蒸发器中形成了完整的换热体系过程,压缩机的运行功率也是随着蒸发器整个换热过程所产生反应出的温度和压力而变化的。不应当“断章取义”地把它们的这种整体现象“扯开分段”而区分,把其中的某段定为“蒸发过程”,而后段定为所谓的“过热过程”。这样怎么来说明蒸发器在其中换热时前后的压力(温度)的变化问题?节流后的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有多种形式:有一根管路到底的;有上进下出的;也有下进上出的;还有从中间进入的;也有同时通过分液头多路进入的。这些怎么分辨哪个是“前”?哪个是“后”?怎么来区分和甄别体现所谓的“蒸发过热”现象?所以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和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所谓的“理论”也是不能成立的。其实在制冷学科里也没有涉及过此类的定义,有关低压侧的“蒸汽过热现象”及“过热度”的概念指的是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与压缩机吸气前这一段由于管路换热而产生的“回气过热现象”,蒸发温度与压缩机吸气温度的差值为“过热度”。所谓“蒸发器前后的温度差异为过热现象及过热度”,那就完全曲解和混淆了“过热现象”的概念,是错误的,不符合“回气过热”这一科学理论的定义。
        由于回气管(吸气管)的长度和隔热程度,使管内的蒸汽与外界传递而加热,这种现象称之为“回气(吸气)过热”或“管道过热”。这种过热会使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升高,吸入蒸汽的比容增大,导致单位容积制冷量的降低,压缩机的制冷量减小,对制冷循环是不利的,故称之为“有害过热”。因此,要求在吸气管道上必须做好隔热,尽量缩短吸气管的长度,以减少这种有害过热。
        在使用膨胀阀的氟制冷系统中,利用过热度来调节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这种现象称之为“有益过热”。同样,氟蒸汽在经过回热后产生的过热,也属于有益过热。
        相关的制冷工程书籍里都有关于“过冷”和“过热”概念的解释及论述。如上海水产学院和西安交大编著的《制冷技术问答》,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编著的《制冷技术》,上海交大出版的《制冷工程技术辞典》等著作中都对过冷和过热作了详细的论述。

        专业定义概括:
        过冷:即液体制冷剂在节流前通过系统设置的过冷装置进行再次冷却,使制冷剂低于冷凝温度的饱和液体温度称之为“过冷”;再次冷却后的饱和温度与冷凝温度的差值为“过冷度”,其过冷温度一般为2~3度左右。
        “过热”分为三种:即回气(吸气)过热、排气过热和“节流过热”。
        回气(吸气)过热:即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在通过回气管(吸气管)至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时,与管外的热量继续换热,称之为“回气(吸气)过热”现象;蒸发温度与压缩机吸气温度的差值为“回气(吸气)过热度”。冷冻类冰箱的过热度一般在20~30度左右;冷藏类冰柜的过热度一般在10~15度左右。
        排气过热:即低温制冷剂蒸汽经过压缩机压缩排出的高温蒸汽,称为“排气过热”现象;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差值为“排气过热度”,其过热度一般在50度以上。
        节流过热:是指膨胀阀节流后的低温制冷剂液体温度与蒸发器的热量换热后的温度比较,称之为“节流过热”,也可称“膨胀阀的过热度”;即膨胀阀感温包的感应温度与蒸发器的出口温度的差值,该差值一般为3~5度左右。

    2021-02-25 07:52:25

    回复 举报
    赞同1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制冷技术

返回版块

14.61 万条内容 · 81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压差控制系统工作原理、传感器安装图解

压差控制系统主要由压差测控器 (也叫压差控制器、余压探测器、压力传感器等)、 气压采集管、风阀控制箱、带电动执行器的 旁通阀(也叫电动对开多叶调节阀)及气管末端面板 (可选)组成。主要用于辅助正压送风系统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走道、前室(或合用前室)/走道进行余压值监测与控制。 压差测控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图: 参考国家《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对余压值要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