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6日,由MVRDV设计的伦敦大理石拱门山丘(Marble Arch Hill)正式开放。盼望已久的伦敦人终于可以首次登上大理石拱门丘25米高的临时观景台,期待着将公园、拱门地标及周边景色纳入眼底。然而当人们来到现场才发现,开放的景观,却宛如未完工的“施工现场”。
由于呼声和吐槽过多,2022年1月9日,这座被嘲讽了半年的大理石拱门丘被正式关闭,政府宣布它将被永久性拆除。
近日, MVRDV对拱门丘所受到的争议进行了回应,认为是执行和施工的问题。 对此,国内外网友也各持不同观点:一方面认为不是设计方的锅;另一方认为是设计方没有协调好预算。
这种建成后却因景观翻了车的“网红建筑”,其前后差距巨大的原因, 是效果图过于美化,还是景观实际设计中因资金等问题造成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围观景观和“树”对建筑的重要性,探讨景观与建筑如何共生。
网红景点大翻车
要怪就怪施工方?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最初的设计。在大理石拱门山丘问世之前,MVRDV放出的效果图是这样的:
但当人们好奇心满满、终于等到解开帷幕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城市绿丘,竟然是个宛如“施工现场”的小土包。并且,据称景观开放仅8分钟,土丘的一部分草皮就已经开始脱落了……
(点击下图,跳转建道筑格前期文章:
终将拆除,却被“挽留”!被嫌弃的拱门丘,MVRDV真的错了吗? )
在关闭后的19天后,也就是2022年1月28日,设计工作室MVRDV放出了一份致歉及声明,将大理石拱门山丘项目的失败,主要归咎于甲方,也就是威斯敏斯特市议会的 “冷漠和懈怠”。
在这份声明中,我们看到了设计方对于这个项目的回应与反思。首先,他们提出MVRDV在设计阶段收到的设计费非常有限,仅有10,000 英镑。整个项目的成本为 125 万英镑,而 设计费,仅仅占项目总成本的 0.8% 。这笔费用无法有效地召集设计人员参与工作。此外,在和市议会及其他机构进行展演后, MVRDV设计团队需要在不到一周的时间,来对之前公开的提案进行修改。 在时间紧张、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最初提出的郁郁葱葱的草丛和灌木斜坡让位于更为便宜的铺地景天和花卉。
最初的设计包含了大理石拱门本身,有一个 25 米高的保护性屋顶景观和一个内部楼梯,可以让游客俯瞰海德公园和牛津街。
此外,MVRDV的设计师被排除在了与执行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的沟通之外。 由于预算限制和缺乏沟通,许多关于土墩建设的细节都是在没有MVRDV设计方参与的情况下决定的。 因为疫情原因,设计师也无法到达现场检查进度。于是,这个大理石拱门山丘在尚未完工的时候就面向公众进行了开放。这个山丘被形容为一个“土堆”,给民众留下了糟糕的第一印象。
MVRDV设计师声称:我们的设计被淡化,建议被忽视。“我们很少看到我们的设计如此无情的执行”在他们官网的这份声明中补充说明道,“但我们也坚持我们初始的设计”。
“作为建筑师,我们对设计的判断是: 大自然需要时间来生长,这座山丘也需要时间推演来证明其存在的价值。 而这里却几乎没有维护,完全浪费了金钱。本来应该庆祝伦敦的东西变成了一个无情的装置作品,点缀着是几株漂亮的绿色植物。”
是仙境?
还是“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无独有偶,因施工造成的幻想破灭的建筑,也不仅仅是“网红”大理石拱门山丘这一处。2021年9月,正在施工中、即将建成后开始营业的安徒生博物馆,也曾让网友大声惊呼:“不好意思,请问你谁?”
也不能怪吃瓜网友们对这个建筑太苛刻。要知道,在2016年以“安徒生童话之家”为主题的设计竞赛中,隈研吾与丹麦本地建筑事务所Cornelius+V?ge、景观事务所MASU planning合作完成的方案,可是一举击败了Sn?hetta、以及丹麦本土的BIG,从一众国际知名事务所中脱颖而出的。当时的中标效果图,也都是这样的“仙境”:
而这一切的源头,网友们再一次认为:经费有限,甲方不给钱挪大树。建筑师绘制效果图一时爽,最终结果却是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
不过,从近期照片来看,安徒生博物馆虽然没有预期“童话般仙境”的效果,但也没有像大理石拱门山丘一般,给人留下过于糟糕的印象。众位网友们松了口气:还好,没有翻车太彻底。 给它点时间,还得再长个几年。
景观就是种树?
不论是MVRDV的大理石拱门山丘,还是隈研吾的安徒生博物馆,这些设计,都在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信息: 时间的概念 。建筑和景观已然成为了 四维的存在,而设计也应当是考虑过程性和阶段性的发展。
由于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思想,强化了把建筑看作是人造制品的概念,建筑师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创造秩序,将人类和建筑与自然划分开来,以提高我们在建筑中的舒适度。但是,优秀的景观往往更能够为建筑增光添辉。建筑在景观的作用下,与其周围的大环境融为一体。因此, 景观也不只是种树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
正如隈研吾曾在它的设计理念 “负建筑” 中所提到的那样:尊重场地,尊重在地特色自然心态,在此基础上,弱化 建筑的轮廓和造型,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融入甚至消失在环境中。 建筑是能够连接人与自然、充当主体与世界的媒介,它不应成为一个拔地而起的侵入者。
在他所设计的安徒生博物馆中,便希望借助植物和景观,连接建筑实体和地下空间, 塑造外部与内部一系列连锁的空间序列 。在此时,建筑为树、草坪、树篱、高灌木和花园留出了地面空间,也逐渐消隐在了宛如安徒生笔下童话世界般的森林仙境之中。
在现实情况下,由于经费和时间限期,“树”这个设计的载体,无法一下就得到大树参天的效果,也暂时不能达成设计师美好的愿景。 但在经历时间的演变后,建筑终将会与树及其他自然元素融合,花园、建筑和展览设计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正如MVRDV所形容的那样,“ 大自然需要时间来生长”,植物和景观赋予了建筑新的生命力。 或许像王澍设计的象山校区一样,景观和建筑一起成长相互融合,经过时间的沉淀,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模样。
2007 ?iwan baan(上/左),2021 ?巖谷工作室-赵赛(下/右)
建筑与景观是人类建造历史的永恒话题,所有的建筑都与景观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优秀的建筑会与景观产生共鸣,与景观紧密融合在一起,被景观所接受,与景观相辅相成。 最终自然与建筑之间真正的共存,以建立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真正的共生关系。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问答
返回版块1.78 万条内容 · 10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设计院站着挣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随着行业内设计院数量的不断增加、行业竞争市场的不断细化以及企业跨区域经营的不断推进,我国设计行业面临着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与行业利润率呈现出双双下滑的局面。 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我国的设计院将搭建完善的营销体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设计院推进营销体系建设有利于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推进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组合,使企业紧紧围绕满足市场需要、增加客户价值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