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农田土整 \ 淮河!淮河!淮河!

淮河!淮河!淮河!

发布于:2022-03-30 15:10:30 来自:水利工程/农田土整 [复制转发]

【注: 我国七大江河为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


带你了解千年大河淮河及其背后71年的治理历程。


文 | 谢芳 瞭望智库观察员 席云帆(实习生)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千年古河,盛誉不再



 

“甚哉,水之为利害也”,2000多年前,司马迁就在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史记·河渠书》中指出,水的威力强大。


从上古时期的大禹治水到1998的抗洪抢险,从都江堰、郑国渠到三峡水利工程和刚刚运行的 白鹤滩水电站 ,可以说,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史里,包含着一部治水史。


说到治水,就离不开灾害频发的淮河。


但历史上的淮河,并非如今模样。


淮河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沂泗,东入于海”,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


【注:①济水,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唐末断流。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阳、济宁,都是从济水得名。②“四渎”,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称为“渎”。】


2021年5月10日,淮河蚌埠闸(无人机照片)。图|新华社

 

那时的淮河有“汴水”“颍水”“泗水”“沂水”“汝水”等众多支流,水系发达,含沙量少,利于灌溉,加之有独立的宽阔入海口,航运也畅通。


“江淮熟,天下足”出自北宋时期。一直到此时,淮河流域都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区,一片河湖交错、沃野千里、资源富饶的景象。 正如北宋诗人秦观登泗州城后所描绘“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阳间。林梢一抹香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


淮河的战略地位也毋庸置疑。《读史方舆纪要》中说“欲固东南者,必争江汉;欲窥中原者,必得淮泗”。其意为,要保证东南政权的稳定安全,必然要保证长江上游的安全,但想争夺天下,逐鹿中原,就必须要占领淮泗。


然而,自南宋起,黄河开始发生大规模的改道,从此南泛入淮。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了抵御金兵南下,开封城守城将领人为决口黄河,以水代兵,黄河主流由此改道。此后,黄河不仅占据了淮河原来的入海口,它携带的大量泥沙也逐渐淤塞河道,使得淮河下游河道排水能力越来越差。慢慢地,淮河中游水位逐渐升高,汛期变得极易泛滥。


据历史文献统计,黄河夺淮初期,公元12、13世纪,每百年平均水灾35次;14、15世纪,每百年水灾74次;16世纪至新中国初期的450年中,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94次,水灾日趋频繁。


不仅是水灾,旱灾也频频出现。


从14世纪到19世纪的500年间,淮河流域内发生较大旱灾280次。洪涝旱灾的频次已超过三年两淹,两年一旱,不少年份洪涝旱灾并存,涝了又旱,旱了再涝。“要水水不来,恨水水不走”,给两岸人民带去深重的灾难。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第六次大改道,自铜瓦厢(今河南兰考)决口北上,改道重新由渤海湾入海,黄河夺淮的历史就此结束。但淮河被“夺”的时间长达700多年,留下来许多严峻问题。


黄河北归后,留下的下游河道已经高出两侧地面数米,徐州以上河段高出地面6至8米,徐州以下河段高出地面4至6米,堪称一条土丘带。因此,淮河还是没有自己的入海口。此外,淮河水系紊乱,排水不畅,造成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据统计,1901年到1948年的48年中,淮河全流域发生42次水灾。最突出的水灾有1916年、1921年和1931年的3次。每次洪水泛滥,都会使几十个县、市和上千个乡镇沦为汪洋泽国,受灾人口数千万。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盛誉早已不复存在。


2

水患频发,刻不容缓



 

历代统治者对淮河失序后的治理,都有一定的关注,但效果甚微。明清时期,由于黄河泥沙影响到了京杭大运河的运输,统治阶级加高加厚了洪泽湖的大堤,把含沙量较少的淮河水储蓄起来,用以冲刷黄河侵淮的浑水,即“蓄清刷黄”。这导致洪泽湖的水位被抬高,面积扩大,上游的大片良田沃土和村庄被吞没。


秦观曾登高吟诗的泗州城(位于今江苏盱眙境内),扼守淮河两岸及大运河由淮入汴的南端口岸,它的经历,就是淮河中游一带百姓受苦的佐证。在洪泽湖等因素的影响下,泗州城先后发生了多次水患,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黄河夺汴入淮,它遭受灭顶之灾,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全城彻底被泥沙埋没。由此,泗州城也被称为“东方庞贝古城”。


清末起,淮河治理开始被大量关注,有人提出了复淮、导淮等诸多主张。“复淮”,即疏浚故道,使其重新成为淮河入海通道;“导淮”,即寻找适宜位置另辟新道。


同治五年(1866年),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与左宗棠、李鸿章一起上书呼吁实行导淮,并在清江浦(今江苏淮阴市)设立导淮局。


宣统元年(1909年),任江苏谘议局议长的张謇积极投身实践,在谘议局下设江淮水利公司并创办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实地对淮河进行勘测,并制定出导淮计划。


孙中山亦曾多次筹划导淮,他在《建国方略》中恳切地提出:“修浚淮河为中国今日刻不容缓之问题。”


1929年7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导淮委员会,并编制出了《导淮工程计划》,提出了以防洪减灾为主、兼顾航运和灌溉事业发展的治淮方略。


然而,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危机重重,政府只能勉强在灾后实施补救性措施,无力修治淮河,以上的种种治理计划始终没有真正落地实行。


1938年,国民党政府炸开黄河,更是让淮河流域形成540万公顷的黄泛区,共造成89.3万人死亡,391万人外逃。


新中国成立后,淮河的威胁依旧存在。


20世纪70年代,江苏省号召民工兴建淮河入长江的水道第二期工程,这项工程完成后,将扩大淮水入江泄量。图|新华社  


1950年6月底,一场特大暴雨降临在淮河中上游地区,半个多月过去了,仍然没有停歇的迹象。


7月18日,华东防讯总指挥部在给中央防讯总指挥部的电报中说: “淮河中游水势仍在猛涨,估计可能超过1931年最高洪水位。”


在1931年那场大洪水中,全流域淹没农田513万公顷,受灾人口2100余万,死亡人数75000多人,灾后瘟疫流行。


7月20日,接到电报的毛泽东十分焦急,他当即将电报批给周恩来: “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


8月1日,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曾希圣再一次通过电报报告皖北灾情:“今年淮河流域的洪灾较去年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受灾情况为百年来所未有。淮北20个县、淮南沿岸7个县均被洪水所淹。3100余万亩农田被淹,占皖北全区1/2。其中因洪水而冲垮的房屋有80余万间,多是全村被洪水淹没。洪水继续东流,灾情仍在进一步扩大,考虑到秋汛尚长,今后水灾仍是较大威胁。”


曾希圣在电报中还提及伤亡情况:“共990余万人口受灾,约占皖北人口一半有余。同时由于水势凶猛,来不及逃走,或攀登树上、失足坠水(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统计四百八十九人。”


接到电报的毛泽东忍不住落泪,他再次立即给周恩来写了批语:“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在八月份务须作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


淮河不治不行了。

 

3

一锤定音,争分夺秒



 

当时,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一年,百废待兴,经济压力巨大。


但治淮迫在眉睫。


1950年8月25日到9月12日,周恩来紧急召开治淮会议,苏、皖、豫三省代表在治淮方针上存在分歧,发生了“蓄泄之争”:地处上中游的河南、安徽希望洪水能够迅速下泄,减少蓄涝;地处下游的江苏则担心把洪水泄到苏北,不能顺利入海,加深苏北的水患。


于1953年7月25日完工的治淮工程水闸——三河闸。图|新华社

  

苏北是周恩来的故乡,但他反复告诫与会干部,要吸取国民党治淮时江浙只顾下游,不顾中、上游,闹地方主义的问题。


经过激烈的讨论,会议最终确定了治淮的基本方针“蓄泄兼筹”,并拟定了“导淮”工作,苏、皖、豫三省必须同时进行的原则。


9月底,毛泽东做出第四次批示:“现已九月底,治淮开工期不宜久拖,请督促早日勘测,早日做好计划,早日开工”。三个“早日”,不可谓不迫切。


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明确了治理淮河的方针:“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


《决定》指出上中下游要按不同情况实施这一方针, 具体措施是:


上游修建水库,普遍推行水土保持,以拦蓄洪水发展水利为长远目标;


中游蓄、泄兼顾,按照最大洪水来量,一方面利用湖泊洼地,拦蓄干支洪水,一方面整理河槽,承泄拦蓄以外的全部洪水;


下游开辟入海水道,以利宣泄,同时巩固运河堤防,以策安全。


《决定》发布后,淮河治理工程正式开启,新中国的水利建设事业也就此拉开序幕。


11月,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政务院拨出治淮工程款原粮4.5亿斤,小麦2000万斤。当年年底,洪河上游的石漫滩水库、汝河上游的板桥水库和颍河上游的白沙水库相继开工。


然而,纸面上的规划,要落实在地面上,处处都是困难。


首先是自然环境的限制。 工程建设需要尽量避开汛期,只能在汛期过后和来年汛期来临之间与时间赛跑。


其次是原材料的问题。 当时,抗美援朝正在进行,美国对中国实行了封锁政策,工程中需要的很多原材料都十分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群众纷纷贡献自己的力量,将街道上、家里的石料等运到工地上。


最后是人力的不足。


不管是修水库,还是疏浚河道,土方作业都是重头,当时没有机器,时间又紧迫,只能采取人海战术。但这么多人哪里去找?


曾希圣想出了“以工代赈”的办法,在沿淮灾区吸收受灾群众建设工程,救灾与治淮相结合。此后,当地驻军也投入到了治淮劳动中去。


除了劳动力,懂地图、懂设计、会施工的专业人才去哪里找?


曾希圣提议,除了从各地抽调技术骨干支援,在社会上广泛吸收人才之外,还可以分配华东地区高等院校的水利和土木系毕业生参加治淮,并动员这两个系三年级的学生,先去治淮,再回校结业。


1950年10月5日至6日, 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6所大专院校400多名临毕业的学生和部分教职员工,到淮河水利工程总局报到。 他们的加入为治淮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人才保障。


1951年5月,中央治淮视察团把印有毛泽东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四面锦旗,分送到了治淮委员会和三个治淮指挥部,极大地鼓舞了治淮大军的士气。


到1951年7月下旬,治淮工程第一期全部完工,共完成了蓄洪、复堤、疏浚、沟洫等土方工程约19500万立方米(其中沟洫工程土工约1亿立方米),石漫滩山谷水库一座,板桥、白沙两处山谷水库的一部分,润河集蓄洪分水闸一座,其他大小涵闸62处,谷坊155座。


一期工程的竣工,保证了1951年淮河流域的丰收。


4

能人辈出,效果卓著



 

1951年11月,淮河两岸人民又投入了治淮二期工程的战斗中,仅用80多天的时间,就建成了一条长达168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该渠在排洪、排涝、灌溉、航运、发电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不过,虽然治淮工程在继续,但由于淮河流域的治理难度大,自然灾害暂时无法被根除。


润河集分水闸是控制正阳关以上淮河干支流洪水的关键工程,于 1951年7月20日完工。图为蚌埠圈堤建设过程中的打硪工人在施工。图|新华社

 

就在治淮二期、三期工程之间,淮河流域在1952年和1954年分别发生了涝灾和特大洪水灾害。1952年6一9月,淮河水系的皖北、苏北平原及沙颍河流域连续普降4次大暴雨,豫、皖、苏三省受灾面积达3000多万亩。


所以,治淮不能停。1953年,治淮工程又开始了紧张的筹备。


虽然有诸多困难,但在解决这些困难的时候,广大的民工创造了许多新方法。


河南泌阳县人 王廷秀 ,在1951年的板桥水库工程中,担任打石子的工作。一开始,1个人打大锤(打片石),只能供13个人打小锤(打碎石),打小石的每人每天只能打15担左右。他觉得效率太低,便成立了一个技术研究小组,创造了“横纹拨锤打,斜纹推锤打,上下纹劈锤打”的打大锤方法。结果,由1人供13人打,提高到了1人供24人打。他还创造了打小锤的方法,使碎石的效率由每人每天15担左右提高到了27担左右。


他的经验推广后,全大队的效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也是基于种种贡献,王廷秀连续5次获得“治淮劳动模范”的称号,还在1951年的国庆节中作为水利代表观礼。


在南湾水库工地上,广大民工展开增产节约运动,出现了许多新的工作法:技术干部制造的“电流串联爆破箱”,使开凿水库输水洞的爆破效率提高了90% 以上;民工杨振喜分队在漴河和潼河疏浚工程中,创造了“斜角挖稀淤法”,克服了在3米深的稀淤泥中取土的困难;佛子岭水库技工顾永林、史桂发等创造的“钢料热处理指示器”对提高工效起了很大作用。


民工中,也不乏女性的身影。 今年已经95岁的李秀英,是安徽阜阳人。当年,家住淮河边的她响应号召,带领26个姐妹组成“女子突击队”,一根扁担两只筐,参与到了润河集蓄洪闸的修建。李秀英从未旷工过一天,有时候半天就会抬断几根扁担,因为工作出色,她两次被评为“特级治淮劳动模范”。


治理淮河的第二期工程中,民工在河南省泌阳县板桥水库工地施工(资料照片)。图|新华社

 

就这样,经过8个年头的不懈治理,到1957年冬,国家共投入资金12.4亿元,参与的民工达到220多万人,再加上负责运输的民工,则多达300万人,共治理大小河道175条,修建水库9座,库容量316亿立方米,还修建堤防4600余公里,极大地提高了防洪泄洪能力。


闻名世界的 王家坝水电站 ,也是淮河干流中游第一座蓄滞洪区,就是在此过程中建成,它位于淮河上游和中游交接点,是蒙洼蓄洪区进洪闸,设计蓄洪量7.5亿立方米。


从1954年至2020年,王家坝闸累计13个年份16次开闸蓄洪,为削减淮河洪峰,确保两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沪交通大动脉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2020年7月20日,淮河王家坝闸开闸泄洪,洪水通过王家坝闸涌入蒙洼蓄洪区(无人机照片)。图|新华社

 

从导淮到治淮,显示出我国不再仅仅关注淮河下游入海口的问题,而是走向了全面、系统、可持续的道路。此后,淮河的治理也一直贯彻着统一规划、蓄泄兼顾、综合治理的思想。

 

5

治理不停,新姿尽显



 

1977年开始,我国实施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黑茨河治理、新沂河治理等工程,并开展流域水污染防治。


1981年,《国务院治淮会议纪要》以“蓄泄兼顾”的治淮方针为原则,制定了治淮十年规划。与此前相比,此次《会议纪要》在治淮思路上视野更加开阔,强调综合治理,发挥整体效益,重视水土保持、农业灌溉、污染防治等问题。


199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


2010年,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部署实施38项工程。


持续有力的治淮工程,效益十分明显。


以1991年、2003年、2007年、2020年淮河发生的流域性洪水为例,2003年和2007年洪涝灾害损失比1991年大幅减少;2020年转移疏散5000多人,比转移人口超百万的1991年减少了99.5%,社会安定程度明显提高。


2020年10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治理淮河70年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列举了一组组治淮数字,展现了70年间淮河治理发生的巨变。


魏山忠表示,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70年治淮总投入9241亿元,直接经济效益47609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比5.2。


70年来,淮河流域已建成6300余座水库,约40万座塘坝,约8.2万处引提水工程,规模以上机电井约144万眼,水库、塘坝、水闸工程和机井星罗棋布。 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引江济淮、苏北引江等工程的建设,与流域内河湖闸坝一起,逐步形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体系。


2008年3月27日,一支运煤船队通过岸边开满油菜花的淮河淮南段。图|新华社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污染源治理、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强化水功能区管理、限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开展水污染联防和水资源保护等一系列措施,淮河入河排污量明显下降,河湖水质显著改善,淮河干流水质常年维持在Ⅲ类。自2005年以来,未发生大面积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有效保障了沿淮城镇用水安全。


淮河流域的水生态保障能力也在持续提升,推进流域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截至2018年底,淮河流域累计治理山丘区水土流失面积5.3万平方公里,桐柏大别山区、伏牛山区、沂蒙山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六成以上。


曾经的“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败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早已被修复。


2017年9月17日,淮河南岸的安徽省霍邱县农民在收割水稻。图|新华社

 

现在的淮河流域,以不足全国3%的水资源总量,承载了全国大约13.6%的人口和11%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6的粮食,贡献了全国9%的GDP。


未来,淮河流域将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流域性的重大项目,全面提升淮河流域抗御自然灾害的现代化水平,不断强化河湖管理,持续提升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2020年7月,淮河发生了流域性较大洪水,王家坝闸时隔13年再次开闸泄洪,各方超前组织准备,密切监测预报,科学调度工程,强化检查指导,有力有序应对,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

参考资料:

1.历史上的淮河的水患|中安在线,2007年7月12日

2.记忆|千里淮河 流动的历史|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郝思斯,2020年8月21日

3.治淮70年:“数”说淮河新变化|新华社,刘诗平,2020年10月20日

4.“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新华社,2019年9月6日

5.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常河,《文摘报》,2020年8月25日

6.新中国治水事业的起步(1949-1957)|高峻,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4月

7.从点到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淮河治理|王瑞芳,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9期

8.治淮劳模介绍——连获五次“治淮劳模”荣誉称号的王廷秀|《人民水利》,1952年第1期

9.淮河治理:淮水安澜 稻香两岸|赵腾,《中国妇女报》,2021年5月13日

10.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淮河治理继往开来|王立彬,新华视点,2020年8月19日

11.淮河准备好了吗?|韩先明,中国水利,2021年6月7日

12.20世纪50年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研究|袁梦茹,安徽大学,2014

13. CCTV《国家记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纪录片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农田土整

返回版块

5.03 万条内容 · 12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论土地绿色利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