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新鲜事 \ 方舱医院迎来最大规模建设!每座临时建筑都是时代的永恒注脚

方舱医院迎来最大规模建设!每座临时建筑都是时代的永恒注脚

发布于:2022-04-18 11:02:18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新鲜事 [复制转发]

新冠疫情在全国多省市反弹的这个春天,曾被作为经验向国际推广的 方舱医院 ,正迎来武汉方舱闭馆后的最大规模建设。

 

国家卫健委表示,要保证 每个省有2~3家方舱医院 ,即便现在还没有建设,也要拿出建设方案,确保在需要的时候,方舱医院能在两天之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在3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全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 方舱医院有33家,分布在12个省的19个地市 ,其中建成的有20家,在建的有13家,床位总计3.5万张。这些方舱医院主要集中在吉林、山东、云南、河北、福建、辽宁等地。

 

 

长春方舱隔离点(图源:中建三局官方公众号)

 

方舱医院是 临时建筑的典范 。从设计到最终交付,方舱医院建设的工期一般都不超过一周。在居家隔离和去定点医院之间,方舱医院起到了桥梁的作用,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挤兑。

 

2020年在武汉,3个星期之内建造了16家方舱医院,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收治约12000名患者,并做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这些方舱医院在当时被喻为“诺亚方舟”,方舱医院的经验也曾被带入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

 

 

美国纽约会展中心变身而成的方舱医院(图源:Dezeen)

 

 德国柏林机场变身而成的方舱医院(图源:Dezeen)

 

从游牧时代的帐篷到随处可见的活动板房,再到当今在城市的危急关头发挥重要作用的方舱医院,临时建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工业革命时代的代表作品 “伦敦水晶宫” 是第一座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临时建筑 ,这座世博会上的大型临时展馆全部由钢和玻璃组成, 建成 只用了不到9个月,博览会结束后拆卸运输到异地,成功实现了再组装。

 

 

英国水晶宫(图源:百度百科)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设计的 Takara Beautilion展馆 ,在十字金属骨架中安置着一个个方形胶囊舱,这些方舱可以被灵活拆卸或游移,这标志着临时建筑在实践中迈出了一大步。

 

 

Takara Beautilion展馆(图源:Archdaily)

 

如今,从临时安装住宅到临时舞台布景,从紧急救援设施、音乐表演场地到展览空间,能够快速被建成的临时建筑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01

当灾难来袭,临时建筑是身体与心灵的庇护所

 

严重的自然灾害常常无法预测,在自然灾害的侵袭下,人们难免流离失所。面对天灾人祸,临时建筑并不是“急中生智”那么简单,我们从中能看到未雨绸缪的智慧和设计背后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日本建筑师坂茂 在职业生涯初期,一直致力于临时性建筑的研究,他擅长 用纸管搭建临时避难所 ,这种建筑既环保又结实。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非洲卢旺达内战、日本神户地震、中国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日本北部海啸等灾难过后都能看到他的纸建筑,除了灾后的过渡安置房,他甚至用纸建学校、建教堂,为灾民们搭建心灵的栖息之地。2014年,坂茂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

 

 

斯里兰卡灾后临时住宅(图源:坂茂建筑设计官网)

 

成都华林小学临时校舍(图源:坂茂建筑设计官网)

 

 新西兰纸教堂(图源:坂茂建筑设计官网)

 

在新冠疫情中,坂茂也带来了优秀的设计,他通过可以隔离病毒的纸张和纸筒的搭配,迅速搭出一个隔离区,低成本、易回收、易搭建,对于考试等需要聚集的场景,非常实用。目前,该产品已经在日本石川、奈良等多个地区,作为临时疫苗接种所和临时隔离、避难所等使用。

 

 

(图源:坂茂建筑设计官网)

 

坂茂除了擅长使用纸管,还经常 利用现成的集装箱建造建筑 ,他利用若干个集装箱为日本灾民建造了一个可供188 户居住的临时住宅,这是对大量利用集装箱建造临时建筑的一次尝试。集装箱由吊车安置在各个位置,利用扭锁连接。基于这些工业化措施,临时住宅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建成,同时有着良好的抗震性能。

 

 

(图源:坂茂建筑设计官网)

 

我国建筑师对灾后临时建筑的尝试也有不少。

 

“5.12”大地震之后, 建筑师朱竞翔在被毁的四川下寺小学原址重新修建了一所小学 ,新学校面积为450平方米,由下寺村民以及30多名志愿者共同建造而成,建筑主体结构采用轻钢龙骨,复合填充板材做外围护结构并且起到加强整体结构的作用,可抵御10级地震。建筑还采用了隔热及储热物料,配合多层构造及恰当的门窗位置,以确保建筑冬暖夏凉与自然采光充足。学校在使用不久后面临火车铁轨过境需要拆除的困境,而设计之初定位的可移动性,保证了学校可以实现异地重建,一点也不浪费。

 

 

(图源:Archdaily)

 

建筑师谢英俊设计的“协力屋” ,将身边一切可以使用的资源作为建筑材料,比如树枝、石头、植物、泥土等乡土材料,并组织当地居民一起参与设计建造,希望可实现结构、材料、空间、美学和可持续建筑理念的和谐统一。这种临时性的“协力屋”建筑,在地震灾后应急建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图源:谢英俊建筑事务所)

 

 

02

临时建筑,可持续建筑的生力军

 

伴随着工业革命、现代建筑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一批批体积庞大、耗资不菲的永久性建筑在短时间被建造起来,产生了大量无法再循环利用的建筑垃圾,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这让今天的人们对建筑的“永久性”提出了质疑, 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就曾指出——建筑应该是变化无常的,是一个瞬间的现象。

 

这时候临时建筑的优势便显现出来,临时建筑在完成它的使命后,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这符合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000年,坂茂与德国建筑师弗雷·奥托为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日本馆设计的 纸管拱形穹顶 ,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由于世博会展馆的临时性,日本馆在五个月展期结束后将会被拆除,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材料回收问题。

 

于是,建筑主体采用纸筒、纸膜等材料,降低了对于环境的破坏,也便于回收利用,完美契合了该届世博会“人·自然·技术”的主题。

 

 

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日本馆(图源:坂茂建筑设计官网)

 

在为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规划全新的企业临时办公区项目的过程中, 建筑师崔恺运用了集装箱技术 ,以满足“快速”“临时”的搭建需求,所有的箱体以模块化打造,适应不同的空间以及近期的使用面积要求,未来如果有其他的需要,也可以做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空间。当建筑完成它当前的功能使命后,可以通过简单地拆卸回收,在异地 重新组装再 继续使用。

 

 

雄安新区企业临时办公区项目(图源: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体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发布,奥运会越来越紧密地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关联,需要在山地建造滑雪场的冬奥会尤其如此。为了保证赛会的可持续性, 历届冬奥会都是通过大量临时建筑来解决附属功能的空间问题。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赛普里斯山在原有雪场服务楼周边搭建了大量临时篷房;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单板和自由式场馆中使用了多达90%的临时设施;2018年平昌冬奥会,在凤凰滑雪公园保障赛事运行的2万多平方米的室内空间中,约有80%是临时建筑。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中,张家口崇礼的云顶滑雪公园承办了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2个分项20个小项的比赛, 90%冬奥功能需求仰仗于临时建筑 ,约有22000平方米的临时空间,几乎达到了小规模城市街区的水平。这些临时建筑减少了场地上的永久性足迹,也为持续运营的滑雪场保留了供其不断发展变化的空间。

 

 

云顶滑雪公园(图源:北京冬奥组委官网)

 

 云顶滑雪公园的临时建筑(图源:北京冬奥组委官网)

 

 

03

建筑 没有了束缚,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临时建筑的生命周期短,对空间、材质等设限较少,会给建筑师们更多的发挥空间,重新定义建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英国伦敦的蛇形画廊 ,当属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临时建筑之一。 自2000年以来,蛇形画廊每年都会委托一位或一组建筑师来建造一个临时的夏季展馆。如何在临时建筑中找到更多的可能性,是蛇形画廊给建筑师们的议题。

 

2000年蛇形画廊邀请的首位设计师是 扎哈·哈迪德 ,扎哈的设计理念是摒弃原始的帐篷造型,重新定义帐篷的意义与作用,正是这样一个前卫的设计创意,奠定了作为主办方的蛇形画廊多年来一直的追求与目标:“变化与创新”。

 

 

(图源:Archdaily)

 

2015年蛇形画廊临时展亭由西班牙设计师José Selgas和Lucía Cano共同完成,他们的作品用色大胆、极具童趣,打破了往年沉闷的风格,为人们带来了不少惊喜。建筑师从伦敦拥挤的地铁中获取灵感,将展亭设计成一个巨型虫洞,人们穿行在半透明的塑料薄膜结构中,可以感受到童年的快乐。

 

 

(图源:Archdaily)

 

在不少活动中,临时建筑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在2018年8月美国的“火人节”中,建筑师Arthur Mamou-Mani设计了一座叫作 “Galaxia”的庙宇 ,该建筑由20根木材桁架组成,为螺旋式结构,像是浩瀚宇宙中的某个星系。在活动结束后,这些临时建筑就会被拆除,如同藏传佛教中的坛城沙画,提醒着人们:珍惜当下。

 

 

(图源:Archdaily)

 

2020年10月,北京、武汉和厦门三座城市的中心,几乎在瞬时间,分别搭建起三个轻巧的木结构小房子,这便是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组的直播活动现场。在三天的直播与后续两周的开放日里,三地进入朗读空间展卷诵读的共有672人,这三座小木屋见证了他们捧起书诵读出自己心声的那一刻,见证了他们的伤痛、喜悦、勇气与希望。

 

尽管从设计、建造,到使用再到拆除一共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这样的临时建筑所带来的人文意义,值得建筑师们好好思考。

 

 

(图源:《朗读者》栏目组)

 

 

结语

 

看过了这些温情、激进与先锋共存的临时建筑,你是否对建筑有了新的认识呢?

 

一座建筑的价值,不在于它留存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它是否对人们有所帮助,有所启发,从这个角度来看,临时建筑所传递的是一种永恒的精神。

  • djw1234
    djw1234 沙发

    临时建筑会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一个方向,它节能、环保,复合现在发展的趋势。

    2022-04-20 09:30: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结构新鲜事

返回版块

2435 条内容 · 7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AL_A赢得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新爱乐音乐厅设计国际竞赛

  近日,AL_A赢得了贝尔格莱德新爱乐音乐厅设计国际竞赛。 这家总部位于伦敦的公司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赞助的比赛中击败了其他七名决赛选手,该比赛将为该地区带来创纪录的文化支出,其形式为俯瞰蓝色多瑙河的”四部分“和1600 个座位的音乐会场地。 整个开发项目将包括至少四个围绕圆形核心社交区的不同场所,后台运营与新形成的城镇广场共享开发空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