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自传故事] 水利人下海谜案

[自传故事] 水利人下海谜案

发布于:2008-03-30 19:45:30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178 10264 [复制转发]
[自传故事] 水利人下海谜案

下海,曾经是一个时髦的词汇。水利人下海就更时髦了。但是给我却是太多的伤痛。因为,我是被推下海的,还被泼了一身污垢。在我努力游上岸时,上岸的路被堵,推我者在背后冷笑,看着我在海里挣扎,身上被泼的污垢大海也洗不请,。。。

我在变革的时代被推下海。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有许许多多类似的故事,我只是其中之一。有人说,这是变革的代价。我说,为国家付出代价值得,但是,希望让我洗净污垢,让我上岸。但是,至今没有。。。

以下故事除了当事人用化名外,其余都是真实的。为了展示真实的生活,即便有人可能对号入座会不舒服,只好事先在此道歉,并欢迎大家提供更真实的材料,以破解这一“谜案”。

(1)离校下放

1973年初,我不满20岁,刚从高中毕业。我们这一届上千毕业生,还是要走伟大领袖指引的“上山下乡”之路。3月28日这天,我与另两名知青,随着湖北宜都群力大队妇女主任带来载我们行李的牛拉板车,行走在石渣路上。路面不平,是否预示未来的路有坎坷?

三月正值春暖花开,一路上香气扑面而来,我心旷神怡。乡村的高音喇叭传来县广播站的节目,是我前一小时在万人欢送大会上,代表应届知青向党表决心的发言。两年高中我大会发言可不少。论政治我出生在工人家庭,祖辈贫雇农,根子正,表现好,担任学校和班级干部,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培养对象”。还常上台“痛说革命家史”,弄得台上台下哭声一遍。论成绩,语数理化几乎门门满分,除自编模拟考题上台讲解外,还常编写节目和学校宣传队乐器队长。政论文更是专长。记得72年春节,全县开教育战线批林大会,学校提前通知我去写批判林彪的“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红卫兵被利用,成了替罪羔羊”等言论批判稿。教学楼里烧着大盆白炭火,窗外确飘着大雪,我按照县教研室特派两名写作老师列的提纲,从白天开始,在我学校批判会上用的稿件基础上修改。一直写到下半夜,写的到有条理,但是拖泥带水,文章软绵绵的;一对照,还是我原来的发言“有战斗力”。眼看天亮了大会等我发言,两位老师不得不令我推倒重来,只在原来稿件上简单润色后,赶往“新礼堂”强打精神上战场...想到这里,我不禁自鸣得意起来,幻想着第一次踏入社会以后的路,应该是一片光明。

大队妇女主任也一路上介绍大队情况,尤其讲说大队是湖北文化之乡,团支书是故事高手。听说我也爱好编写节目和拉京胡板胡,他特地从县里把我“要”了来的。

人生事事难料,这一“要”,毕竟和后来工作期间单位党委书记“要” 走我被人嫉妒有很大不同。我是无神论者,后来也相信这是命。

1209519715481.jpg


1209519715514.jpg

全部回复(178)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hexie53
    hexie53 沙发
    长委“关于对张昌茂作自动离职处理的决定”的[89]80号文的出现,大大出乎华主任的预料。因为前几天,他还打听到,长委对这事没有动静,怎么突然就一下子冒出个对我的“自动离职处理”的批文呢?

    “请您签字!”汪副科长在一边催促;

    被气得满脸通红的华主任没有理他,华主任意识到,这个文件名义上是处理我的,实际上是水文局冲着他来的,今天只是对他动手的第一刀。

    突然,华主任站了起来,对汪副科长说,我要出去一下,文件回来再签。随即出了主任室。

    “那——”汪傻了眼,看着华主任的背影,嘴巴动了一下,心里说:“文件下了,你再怎么也没有用了!”

    原来华主任办公室,不象政工科那样,有个室中室的保密电话亭,他只得去找了个说话方便的电话,马上向汉口机关的熟人打听消息,询问80号文是怎么回事?同时要求转达给长办一级领导,说他不能接受“80号文”的看法和理由,转达要求上级派人来宜昌调查处理的意见。

    对方答复也说“太突然了,去打听一下。。。意见给予转达等等”。

    然后,华主任给我也打来电话,问我:“你申诉材料寄到上面去,上面有没有回音?”

    我回答:“没有任何回音,无论是电话,还是信函!”

    “你马上去汉口向有关领导当面汇报事实真相!越快越好!”华主任局促的说;

    “怎么回事?”我问;

    “你不问怎么回事,直接到长办,除了找领导,还到收发室去查查,看你的邮件是谁收了!马上就走!”

    华主任虽然不同意“80号文”,但他在单位没有正式送达我之前,他按照纪律,始终没有向我透露“80号文已到达宜昌”的情况。

    看华主任催得急,我也来不及多问,马上回家准备了一下,直接坐车去了汉口。
    2008-12-29 21:13:2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exie53
    hexie53 板凳
    就在局势不太明朗,双方各有各的想法——我和法人代表以为上级收到我的申诉信,不久要派人来宜昌调查处理;刁科长等人以为上级没有批文,是因为要补写“补充材料”。。。

    算刁科长赌赢了!在他写“补充材料”落款1989年12月18日之后第4天,即22日,刁科长收到武汉长委寄来的80号文(文件内容前两集已经公布)。

    当刁科长拆开他副手汪副科长转他的文件袋,得意地看他盼望已久的黑文件时,汪副科长在旁边一边拍马屁说好话,一边说着:看张昌茂还敢不敢不听话!云云。

    这使得刁的脑海浮现出我被迫离开单位,向他求饶的镜头。。。也出现他坐在全站职工大会主席台上,聆听着长委人事处派来的人,当众宣布:他刁书记,马上接管行政一把手,。。。台下一片愕然,分明都知道了他整人的厉害,就连提拔他的党委书记,也对他惧怕三分,。。。

    刁看了,眉头突然一皱,脸沉了下来。汪不解,问:“怎么回事?”

    刁说:“80号文下了,但要生效是不是还有到手续?”

    “当然!处理人的文件,必须要送达生效!”汪科长说;

    “那你看,80号文,靠的是我们提供的资料,我们资料张昌茂是不会接受的,那送达时他不签字怎么办?”刁说出了心里的忧虑。

    汪连忙递点子:“还是想出个办法,类似取消他技术员的77号函,要张签字,说签字了再复印。但签字了你不就跑了,气死张!”

    “恩。这个到时候再说!你现在马上把文件送三楼,要华主任签字!”刁知道,这个动作是程序,也是堵华主任的嘴巴,要他不要再到长委找人,不再支持张昌茂了!

    汪拿起80号文,旋风般的跑上三楼,闯进主任室,华主任正在。汪递上文件,说:“长办文件下了,请您签字!”然后在一边看着。

    华主任一眼看到文件头——关于对张昌茂作自动离职处理的决定,心里突然一震。。。
    2008-10-28 19:53: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exie53
    hexie53 地板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刁、汪二科长“补充材料”:

    关于同张昌茂同志谈话情况

    一九八九年三月中旬,水文局汛前检查在葛实站时,明确地提出了对张昌茂同志办“宜昌市交通信息服务部”意见,认为站部办要按政策办,个人不能办,并从四月一日起停发工资等。葛实站政工科刁**同志根据这一精神,找了张昌茂同志,说明了意见,一是希望张昌茂同志上班,不要办了。张昌茂同志说:“现在办到了这样的程度,不打算回站上班。”刁说:“如果继续办,要有站部办。”张昌茂说:“要看什么条件。”刁即将这一意见请示站主任华**同志,他说:“站部也不能办。”刁将这一意见转告张昌茂同志,张说:“不能这样的话,要求停薪留职。”随后于四月一日写了停薪留职报告。刁说:“要按规定办理手续,并用电话请示水文局政治处,夏**科长电话通知,长办不会批的。葛实站政工科立即口头通知张昌茂同志,并要求他回站上班,张昌茂同志不以为然。随后,水文局发了[89]长政字第91号文,站按这一精神,于5月29日以书面形式同志张于6月1日前必须回站上班,不然按规定作出处理。张接到通知后,于5月30日写了辞职报告。经请示水文局,不能批准。站政工科找张谈话,说明不能批准,请回站上班,张昌茂说:”我是按宜昌市科协文件和协议办的,没有什么错。”坚持不回站上班。

    6月21日,由政工科副科长兼保卫科科长汪**同志找张谈话,明确提出:一、请张昌茂同志回站上班;二、如不回站上班,按除名处理。张昌茂仍说:“按市科协文件和协议办。”对站上通知置之不理,并说:“按科协文件,两个月内不批算是认可。”

    7月3日,刁**同志在技术科打电话给张昌茂,再次说明组织上意见,立即回站上班,不然作除名处理,张仍坚持,按辞职办,再次说:“两个月不批,就认为是认可。”刁说:“你(指张昌茂)不符合科协规定的范围,不能批准辞职。”7月5日站部以书面通知了张7月10日前回站上班,不按期回站,则以除名处理,张昌茂仍不以理睬。以后站部向局政治处写了报告,对张昌茂同志作自动离职处理。局里报长办时,要求解聘后,按工人渠道上报,水文局以9月1日(89)长水政便字第77号文下发。刁**同志接到便文后,交张昌茂同志,张昌茂同志签了字,并询问了,怎么处理,刁**说:“按自动离职处理。”张说:“好。”以后就从工人渠道上报。

    10月26日水文局劳资科打电话通知葛实站,要求葛实站再次通知张回站上班,政工科汪**、R**二同志于10月30日当面通知张昌茂,张说:“你们这么跟我过不去,看到我有了钱,眼红。”仍说:“按科协文件和协议办。”

    关于张昌茂离岗一事,我们认为第一,所谓科协文件,组织上已多次明确,他不属于此范围,不能办理;第二,所谓协议,没有任何一方签字或者组织盖章,不能生效;第三,组织上一而再,再而三通知其回站上班,张坚持所谓所(持)理由,完全是强词夺理;第四,张昌茂同志这样搞以后,在站内影响极坏,(其它)职工效仿他的行为,在外经商,如不迅速处理,经商风将无法制止,我们要求及时作出处理。

    葛实长政工科(章)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这是在刁、汪二科长接到长办80号文之前,最后一份黑材料。这份“补充材料”,究竟有哪些新谎言、新漏洞、新佐证呢?我准备按时间顺序,分时段列出过去各个黑材料的论据,再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他们是如何撒谎升级的。
    2008-10-19 22:28:1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exie53
    hexie53 4楼
    原来,汉口的劳动人事处的“80号文”,12月13日打印出来后,有关人士在等机会下发。等什么机会?是等某些曾经“过问”此事的领导,出差外地的机会?还是其他?不清楚。总而言之,“80号文”打印后拖了一段时间。

    劳动人事处“80号文”印而不发,把宜昌的刁科长拖得心焦火急,时不时打电话到水文局夏科长那里摸情况。

    夏科长在电话中答复说:“我也不知道详细情况,可能还是那个“103号文件”要求的第四条第2款“被处分人的检查交代材料”出了问题。”

    刁科长急了,“张昌茂的“取消技术员”文件上的“签字”完全可以代表撒,我们政工科曾经有人当面对张说过,说签字代表默认!我也不可能找张要到他的“检查交代材料”!”

    “你先不要急,慢慢来,好事多磨,我也只是说可能,现在情况还不明。”夏科长安慰说;

    “那我们目前能做什么呢?”刁科长主动请战;

    夏科长想了一下,说,“103号文件的第四条第2款你没有文章做,只好在第3款的“旁证材料”上面动点脑筋,写点补充材料来,我再补上去。”

    “好,好,好主意,我们马上安排写。”刁科长经人提醒,焦虑的脸色又舒展开了。

    汪副科长本来因为没有批文的消息,心情也颓废了好几天,现在听说又有文件要起草,一下子精神又上来了。

    “补充材料”写些什么呢?汉口的夏科长没有说具体,又不敢去问其他人,刁和汪只好自己商量。

    商量来商量去,他们认为,张写的或者签过字的文字材料,因为文字摆在那里,他们再想怎么歪曲,也歪不了哪里去,只有张的“谈话”,因为没有凭证,可以无限地自由发挥。

    就这样,他们商量了半天,最后确定,“补充材料”的主题为“关于同张昌茂同志谈话情况”。

    汪科长说话不怎么行,说话不但声音很小,而且还结结巴巴、断断续续地。在读中专的时候,班上有人编汪科长在农村的故事,说他是大队“妇女主任”,不知是真是假。不过听者都自然联想,汪科长说话仲气不足,不象个男人。这是他的三个铁哥们之一的行政科望科长,来水文站工作期间,在单位到处传播的。

    我和汪一起在基层工作期间,大家也都这样开汪的玩笑,他有时红着脸辩解,但不好生气,这可能多少有损他的自尊心,说不定就此埋下了报复他人的种子。

    这里说明,不是我瞧不起汪科长,而用来反衬他虽说说话不怎么行,但起草文件确实是他“强项”,一般有点缺陷的人都总有强项的,比如丑女一般学习很用功。不然就是有刁科长想拉他做喽罗,他自己一点长处都没有也不行。

    汪科长先是参考他们过去的黑材料,打了个初稿,刁科长立即拿去精心修改。

    等刁科长修改的差不多了,才对汪科长说,“就这样吧!”

    汪问刁科长:“那是不是去打印室打印?”

    刁科长想了一会,说,“打字员是单位老职工的子女,一大家人都在水文站工作,如果泄密传到华主任耳朵里去,麻烦就大了,不如还是你誊正吧。”

    “太好了!正好我好久没有练字了!”

    “什么好久没有练字?你就是想出风头!”刁科长奚落道,他早摸准了汪科长的脚后跟,汪说“练字”是假,而要汪誊正的话,正中他的下怀,因为上行文件都是给上头领导看的,说不定有领导看中了他的字写的好,脑袋一拍,汪就乌鸦变凤凰了,在宜昌工作的他们这些所谓的“年轻干部”,谁不都眼巴巴地望着汉口机关的位置?

    不过刁也知道,“补充材料”很重要,也就不得不提醒汪说,“你还是要认真写好点,不用你那个龙飞凤舞的草上飞字体了,用你那个象姑娘儿的字体写吧!”

    “好,好!写姑娘儿的字体,会有桃花运的。上次的便字19号文,用的姑娘儿的字体,水文局两天就批准上报长办了。这次又用她,也许又带来桃花运。”

    如此这般,汪科长真一笔一画地,把这个“关于同张昌茂同志谈话情况”的“补充材料”,写的象个工艺品一般,我们先看看图片就知道了。
    89.12.18关于同张昌茂同志谈话情况,写的象个工艺品一般.jpg
    [89.12.18"关于同张昌茂同志谈话情况"写的象个工艺品一般]

    如果读者把图片内容“另存为”下载放大,也许可以看到,“补充材料”的内容,基本上是编织谎言。

    前面他们已经编了许多谎言,同时我也说过,谎言总有漏洞,这就要编织新的谎言,去补那个漏洞,结果,这个12月18日的新谎言,不光新谎言有新漏洞,也出现新的漏洞与旧的漏洞之间互相矛盾,许多地方还与他们当时还没有收到的长委[89]80号文相互矛盾。其中也有些叙述,反而佐实了我自传中提供的许多证据是真实的。

    这个“补充材料”也是2006年从法院的卷宗里,花了近百元人民币复印来的。因为起草时间在“80号文”之后,对“80号文”没有直接作用,而且他们在其中把我描写的不堪入目,如果录成文字,势必又要被他们气得几天不得入眠,所以一直不愿意录入,也就暂时没有文本给大家欣赏。

    大家如果想看看他们的“补充材料”,有哪些新谎言、新漏洞、新佐证;而图片放大了,还是看不清楚,只好等我忍受他们的刺激,抓紧时间打字,在下节里,给大家公布“补充材料”的文字内容。
    2008-10-10 04:27:1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exie53
    hexie53 5楼
    宜昌的华主任11月中下旬安排主任室给汉口打电话,又指示我向汉口发挂号信,双管齐下,要求派人到宜昌调查处理。

    时不时我去人或者电话问华主任,问单位有没有上级情况;华主任有时倒问我有没有上级答复。但半个多月过去了,一点消息也没有。

    难道是好事多磨,黎明前的黑暗?还是一场阴谋在酝酿,此刻为爆发前的平静?

    一晃12月10号了,我焦急地又一次电话询问情况时,富有经验的华主任也说看不懂。不过他电话安慰我说,马上请楮主任电话再向汉口机关催问一下,他也去长途电话,向汉口长办机关分管水文的领导反映情况。

    可能是华主任的长途电话起了作用,分管领导过问了此事。但消息很快传到水文局。

    刁科长正在为长办的103号文件的第四条第2款“被处分人的检查交代材料”发愁,汉口的夏科长电话催来了:

    “刁科长,张的检查交代材料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怎么向张开口说啊!”刁科长为难的说;

    “上面有领导在过问了,估计是你们宜昌的华主任有动作。你要抓紧才行啊,不然这次水文局的“297号文”,又要和9月份的“206号文”一样报废啊!”原来华主任的电话,对夏科长们反而起了催化作用。

    “那——那你说怎么办?”刁科长急得语塞,只好向夏科长求救了。

    “我这里只有张昌茂的停薪留职和辞职申请书,你还有什么?”夏科长提示道,还是夏科长老到些;

    “那就用这些代替张的检查交代材料行不行?还有张在解聘通知上签过字的,你这里也有啊!签字代表默认吧!”刁科长总念念不忘我落实“局长三方案”写的申请书,和他用“复印换签字”骗到手的签字。

    “好吧,那我向书记汇报试试。你如果能弄到张的新材料,马上送到局里来!”

    两个科长通话结束了,刁科长虽然松了一口气,但是,刁科长又欠了夏科长一个大人情。因为之后完全靠夏科长的活动,让水文局少数个别领导,感到长办领导过问的压力,才加快了伪造材料的进程。

    比如“103号文件”要求的第四条第2款“被处分人的检查交代材料”,大概就如刁科长要求的那样,用我的“申请书”和其他“签字”,李代桃僵的就这样给代表了,至于第3款规定的“旁证材料(应有旁证人所在单位或组织的签章)”,刁科长早用政工科的章子解决了。

    劳动人事处的某科长,受文革“样板戏”塑造反派人物的影响,对水文局的“297号文”及附件材料进行“再加工”。很快,一份歪曲栽赃上纲上线、中断我20年水利人生、剥夺一个共和国公民劳动权的“[89]长劳人字第080号”文件,被草拟出来,不知是何人会签?何人签发?在离水文局上报“297号文”也仅仅一周,“80号文”就打印出来;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文件

    (89)长劳人字第080号

    关于对张昌茂作自动离职处理的决定

    水文局:

    张昌茂,男,1953年10月生。1973年元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程度。1988年12月由水文局聘为技术员。89年9月解聘。现为葛实站工人。家住宜昌市。

    去年11月中旬,就张昌茂自筹经营“宜昌市交通信息服务部”离开单位期间,双方的权力与义务问题,葛实站及其技术科领导与张本人进行了协商。商定了协议的主要内容,并明确以双方签字站部盖章的协议方可生效。协议草拟后,双方尚未签字,张于88年11月15日即离开工作单位,去经营“宜昌市交通信息服务部”。次年3月中旬,葛实站根据局汛期检查组意见,除通知他回单位外,并从4月1日起停发了张的工资。此后,葛实站对张昌茂的留职停薪和辞退公职的要求均未同意,还几次通知张限期内回单位工作,张未从。9月水文局决解聘了他的技术员职务。10月又再次通知他限期回单位,张仍坚持不回工作单位。

    鉴于张昌茂同志坚持不回单位工作,为了确保工作需要,稳定职工队伍,经研究,同意水文局的意见,即对张昌茂同志作自动离职处理。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三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章)

    抄送:宜昌市公安局、宜昌市劳动局

    89年12月13日歪曲栽赃上纲上线的(89)长劳人字第080号文.jpg
    [1989年12月13日歪曲栽赃上纲上线的(89)长劳人字第080号文]

    对照水文局的“297号”请示文件,80号文的“答复”,先是照搬了297号文的歪曲和栽赃内容,另外发现,到底是部级单位的文件,比二级水文局和三级的葛实站(实际是四级的政工科)站得高看得远,很高明地给我扣上“为了确保工作需要,稳定职工队伍”的大帽子,强占道德高度,搞阶级斗争上纲上线起来。

    水文局的“297号请示文”上报了,我和华主任不知道。但这次长委的“80号答复文件”,不仅是我和华主任不知道,就连水文局的夏科长,宜昌的刁科长等人,他们都不知道。

    “80号文”是12月13日打印的,但是打印后快一周时间,文件迟迟不敢下发。什么原因,让劳动人事处这样投鼠忌器?
    2008-10-01 15:07: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点击查看全部回复(178条)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65 万条内容 · 14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现在大家都是从哪里进入“网易土木在线”的啊?

我在网易首页怎么找不到了啊?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