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围护结构
1、 屋面及地面建筑物的屋面
由于采用屋面形式不同(如坡屋顶、 平屋顶等) , 则其能量损失情况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占整个房屋散热量的7%--15%之间。
地面的能量损失, 一般仅占5—10%左右。 采用新型技术和保温防水材料降低建筑物通过屋面或地面的能源损耗。 一般要求应高于墙体。
2、 窗户
建筑物的窗户, 窗户通风能量损失一般为17%、 热交换损失为30%,合计窗户能量损失为47%左右。 可通过新型技术材料, 降低导热系数,如采用变色玻璃、 LOWE玻璃、 贴膜或双腔三玻等技术方法, 使最薄弱环节达到节能的要求。
3、 墙体
建筑物的墙体热损失, 一般占40%—45%左右。 是建筑物能耗最大之一, 况其面积较大, 在其改造过程中占用资金的比例同样较大, 可通过使用EPS、 XPS、 PU保温材料或采用一些新型的反射、 保温无机材料和技术, 如: 综合利用太阳能、 地能、 生物能等技术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
据以上三个方面, 考虑到建筑物的所有能量损失都是通过传导、 辐射和对流等形式而损失。 建筑围护构
节能改造的重点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围护结构类型的不同有所侧重。 改造前应根据房屋的体型系数,外墙平均传热系数, 保温材料的厚度, 以及相关的构造措施和节点做法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确定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重点部位和重点内容。 优先选用对居民干扰小、 工期短、 对环境影响小、安装工艺便捷的围护结构改造技术。 如经费等确有困难时,可优先考虑透明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提高门窗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 鼓励业主以参与投资的方式更换原有品质差的门窗。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工程必须确保建筑物的抗震、结构安全、 防火和主要使用功能。
(二) 室内温控系统和热计量
建筑室内采暖系统热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 应因地制宜, 对于有改造价值的既有建筑, 要结合既有非节
能建筑的外围护结构改造,合理确定热计量方式, 应优先实行热源计量和楼栋计量。 室内采暖系统改造应以
温度调控和热计量为手段、 实现建筑节能为目的,不应仅局限于热量收费。 改造应采用合理可行、 投资经
济、 简单易行的技术方案。 特别注意应根据既有室内采暖系统现状选择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形式, 改造应
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既要满足室温可调和分户计量的要求, 又要满足运行和管
理控制的要求, 也要充分考虑改造后计量收益的大小和住户的接受程度。 改造的供热采暖系统, 必须明确一
处供热企业和终端用户之间的热费决算位置, 并在该位置上安装热量表。 对一些房龄较长的既有居住建筑,
应考虑到供热系统改造、围护结构改造; 因加装恒温阀、 热计量装置等的费用较高, 导致回收年限较长, 可
以暂缓改造。 因为改造费用可能无法从节省的热费中收回, 这些住宅可以选择使用热源计量或小区热计量。
但应当进行小区内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改造, 以减少供热系统不平衡导致部分房屋室内过热而造成的热量浪
费。
( 三) 热源及供热管网系统
热源及管网热平衡改造。 热源的节能改造方案应技术上合理, 经济上可行, 锅炉、 热力站所采用的调节
手段应与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形式相适应。 锅炉房、热力站应对燃料消耗量、 供热量、 补水量、 耗电量进
行计量, 动力用电、 水泵用电、 照明用电宜分别计量。燃气锅炉改造时应优先考虑设置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室外供热管网改造前, 应对管道及其保温质量进行检查和检修, 及时更换损坏的管道阀门及部件。 室外管网
应进行严格的水力平衡计算, 当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差值达不到要求时, 应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设置
静态水力平衡阀。
来源:网络
知识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内容和措施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绿色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4.25 万条内容 · 17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指导思想和改造原则(一) 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07]15号) , 有效发挥中央财政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以地方政府为主体, 充分调动相关主体积极性, 创新节能改造模式和融资方式, 积极推进供热体制改革, 切实降低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能耗,确保完成建 筑节能“十一五” 工作任务, 为实现国家“十一五” 节能减排总体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