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配式建筑 \ 装配式施工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叠合楼板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叠合楼板

发布于:2022-12-13 11:41:13 来自: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施工 [复制转发]

01混凝土叠合楼板分类


按具体受力状态


混凝土叠合楼板按具体受力状态,分为单向受力和双向受力叠合板。


预制底板按有无外伸钢筋可分为“有胡子筋”和“无胡子筋”。


拼缝按照连接方式可分为分离式接缝(即底板间不拉开的“密拼”)和整体式接缝(底板间有后浇混凝土带)。



预制底板分类


预制底板按照受力钢筋种类,可以分为预制混凝土底板和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预制混凝土底板采用非预应力钢筋时,为增强钢度目前多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底板。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可为预应力混凝土平板和预应力混凝土带肋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设计原则


跨度大于3m时预制底板宜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底板或预应力混凝土平板,跨度大于6m时预制底板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底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叠合楼板厚度大于180mm时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叠合板。


保证叠合面上下两侧混凝土共同承载、协调受力是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设计的关键,一般通过叠合面的粗糙度以及界面抗剪构造钢筋实现


施工阶段是否设置可靠支撑决定了叠合板的设计计算方法。设置可靠支撑的叠合板,预制构件在后浇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下,不至于发生影响内力的变形,按整体受弯构件设计计算。


无支撑的叠合板,二次成形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及施工荷载影响了构件的内力和变形,应按二阶段受力的叠合构件进行设计计算。


02技术标准


1.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的设计及构造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 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GB/T 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的相关要求;预制底板制作、施工及短暂设计状况设计应符合GB 50666—2011《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的相关要求;施工验收应符合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2.相关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包括15G366—1《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14G443《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06SG439—1《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50mm、60mm实心底板)》。


3.预制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


4.预制底板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


5.预制底板和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其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80%,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设置桁架钢筋的预制底板,设置自然粗糙面即可。


6.预制底板跨度大于4m,或用于悬挑板及相邻悬挑板上部纵向钢筋在在悬挑层内锚固时,应设置桁架钢筋或设置其他形式的抗剪构造钢筋。


7.预制底板采用预制预应力底板时,应采取控制反拱的可靠措施。


03适用范围


各类房屋中的楼盖结构,特别适用于住宅及各类公共建筑。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知识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叠合楼板

相关推荐:

解析装配式建筑行业“神器”——叠合剪力墙技术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装配式施工

返回版块

9389 条内容 · 12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预制构件工厂模具管理要点总结

随着装配式建筑大力推广,预制构件普遍应用,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模具是PC构件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构件的生产离不开模具,模具设计、加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模具的寿命、构件的生产效率、构件的生产成本等。因此模具的管理是预制构件生产的核心内容,模具规划、设计、使用和维护简要总结如下: 一、模具规划 收到PC构件制作图纸后,进行模具规划时,应思考以下内容。 1、模具套数:影响模具数量因素有:构件形状类型、生产工期、工厂配置;不同类型的构件模具基本上不能共用(墙板和楼梯不能共用),同类型构件不同形状的模具共用可能性也相对较低,但可通过模具组合变化实现共用(不同宽度的梁可以通过万用梁模实现共用);项目的构件类型少、形状统一可以大量减少模具套数,因此构件类型和形状是影响模具套数的重要因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