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传来消息,我省日前印发《黄河流域(山西)水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十四五”期间全面开展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示范和指导。
“十三五”期间,我省持续加大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坚持“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策并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3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水环境质量逐步向好,到“十三五”末,优良水体比例提升到66.7%,劣Ⅴ类水体断面全部消除,实现历史性突破。
《规划》系统梳理了我省黄河干流、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苍头河等河流概况,总结了近年来我省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就,指出当前面临水环境改善难度较大、水资源保障亟待提升、水生态恢复艰巨等挑战。确定坚持生态治理、系统治理、因地制宜三项原则,围绕“源、点、环、带、景、文”生态治理新格局的系统治理路径,开展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建设。
具体来说——
· 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生态流量不足、污水处理厂排水与地表水达Ⅲ类水质不匹配等难题,在黄河流域内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口适宜区域建设带保温措施的人工潜流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打造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源头治理模式,治理后的污水处理厂尾水成为河流生态补水的第二清洁水源;
· 针对城市初期雨水和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基础上,采用蓄水湿地和堤外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方式,在支流、退水渠等入干流、入湖(库)口处建设入河口“表面流+潜流”人工湿地,有效缓解汛期入河湖水质污染问题;
· 针对河湖岸带生态退化问题,开展重要湖(库)环状生态屏障和沿河生态缓冲带建设,拓宽河湖生态空间,打通陆域和水域的生境连接,有效恢复河湖生态功能;
·
充分对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加强河(湖)滨水生态景观建设和保护,积极传承弘扬黄河水文化,有效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幅提升我省黄河流域品质和形象。
·
目标通过实施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建设,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进一步提升,再生水回用至工农业用水、城市杂用水及生态补水能力大幅提升,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河流生态空间和生态功能有效恢复,流域人水和谐局面初步形成。
到2025年
实现黄河干流8个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16条入黄支流入黄口水质及3条出境河流出境水质稳定达地表水Ⅲ类标准,水域岸线修复比例达到100%。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环境修复
返回版块9462 条内容 · 13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水生植物与水生态修复技术由于人口增长与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生态系统遭受严重威胁,水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污染,尤其是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已经严重危害人类生产活动与人体健康。 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严重的水生态问题,各种水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如生物调控技术、水生植物滤床技术等。其中许多水生植物展现出了极高的生态价值。 1.水生植物生活型分类 在讲水生植物与水生态修复技术前,我们可以先来简单了解下水生植物的分类,如下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值得关注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