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地基施工中遇粉砂土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易形成流砂塌方现象而采取轻型井点降水措施,下面介绍轻型井点基坑开挖施工技巧,供大家借鉴。
01
施工工序
平台修整→冲孔→埋设井点管→填砂→敷设总管→总管与井点管连接→安装设备→检查→抽水。
02
布置形式
根据基坑开挖范围,井点可采用环形布置,在基坑四周均匀布设间距1.5m的井点管,共设置7套排水系统,每套系统有143m 井点管,1台抽水泵,向外排水。由于基底标高位于强风化砂岩,井点降水不能完全降低至基础底部,只能接近于过滤管顶部,为防止下部产生流砂现象,基础开挖完成后,立即采取人工码砂袋的方式对坡脚进行防护,防护垂直高度为1m,并在坡脚设置集水沟,另备一些砂袋及木桩,作为发生流砂时的应急保护措施。
03
主要施工方法
井点管采用水冲法埋设,分为冲孔与埋管两个过程。采用水冲法进行井点冲孔,根据井点平面位置,开动高压水泵将粉砂冲出,冲井直径为250~300mm,孔深6.9m,冲水钢管采用直径为60mm的钢管。井孔成型后,立即拔出冲管,插入井点管,并在井管壁外,迅速用中粗砂灌实,填至井管上口距地面1~1.5m处再用粘土封堵。井点管采用直径48mm的塑料管,长度为6.5m,管下端0.4m为滤管,滤管壁上钻有呈梅花状直径12mm的滤孔。滤孔面积 一般为滤管表面积的15%~20%,滤管壁处包两层滤网内层采用网眼为每 c㎡有30~50孔的尼龙丝布细滤网,外层采用网眼 为每c㎡有3~10孔的尼龙丝布粗滤网,井点管的上端用弯管与总管相连。连接管采用48高压软管,长度为1~2m,集水总管采用直径为100mm钢管分节连接,每节长度为6m。
04
主要机具设备
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主要机具设备由井点管、连接管、集水总管、抽水设备等组成。具体为:离心泵(3BL-9)9套(其中1套备用);轻型射流泵(JSJ60)2台;潜水泵(QY-3.5)2台(基坑内排水沟抽水)。
05
控制要点
(1)井点在使用前,先进行试抽水,确认无漏水、漏气等异常现象后,方可连续不断抽水。(2)井点降水使用时,保持连续抽水,若时抽时停,井点滤管易被堵塞。(3)抽水过程中,应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以控制水量,使抽吸排水保持均匀,按照正常规律“先大后小,先浑后清”进行分辨,按真空泵的真空度来判断井点系统工作情况是否良好。(4)在抽水过程中,及时检查有无堵塞。淤塞的井点管太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时,应逐根用高压水反向冲洗或拔出重新埋设。(5)抽水时期,必须派专业人员值班操作和观测,并作好降水变化情况记录。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市政工程施工
返回版块15.09 万条内容 · 37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基坑开挖对既有盾构隧道的影响研究为保证轨道交通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基坑开挖对既有盾构区间隧道影响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对轨道交通周边基坑开挖变形进行研究,杨骏等基于土力学基本理论和数值计算分析,研究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对盾构区间的变形影响规律。丁勇春等通过统计基坑开挖后的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基坑开挖对区间隧道的影响分析。李瑛等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大面积卸荷情况下,基坑开挖对盾构隧道的影响。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不同情况下基坑开挖对地下结构变形及应力的影响;文献通过分析基坑开挖后的地下结构实测数据,研究其变形影响规律。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基坑开挖过程对区间隧道的影响,对后续基坑内结构施工阶段的研究相对较少。以下基于FLAC3D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基坑施工全过程对区间盾构隧道变形及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