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PKPM \ 梁、柱的布置原则

梁、柱的布置原则

发布于:2023-03-05 20:59:05 来自:建筑结构/PKPM [复制转发]

一、柱的布置原则

我们在布置柱子的时候,特别是楼层较高的独立基础时,柱的间距不能太密,否则在地基承载力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基础底面积会很大,两个独立基础容易碰在一起形成联合基础,甚至三五个碰在一起形成局部筏板基础,受力更为复杂,不易分析,而且导致梁的跨度偏小,有可能形成梁按构造配筋都有富余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轴线间距4500mm,我们取两轴一跨而不是一轴一跨,否则梁的跨度较小而柱较密,做独立基础时可能会碰到一起,也不利于空间利用,如果是其它形式基础,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图片建筑平面图

在上述建筑平面图中,中间有一条走道,柱放在走道哪一侧是要按实际情况考虑的,如按此图柱位布置时,走道北侧是墙,而南侧为门,为了不影响门的开关以及进出,同时考虑到跨度相当的情况下,首选放在北边,即要兼顾建筑的使用功能,但是考虑到整体性,建议两侧均可布置柱子,但可以将走道两侧柱截面适当改小。因此,我们把外围柱截面尺寸大致定为800mm*800mm,而走道两侧柱子,为方便横向梁的做法,承担的荷载也相对较小,柱截面改为800*600,使800的边与外侧柱子对应,这样也显得美观,柱布置图如下:

图片柱平面布置图

注意:为保证抗扭效果,结构的角部必须有柱!

二、梁的布置原则

梁的跨度一般做到6000mm-8000mm,也可以做到9000mm。根据上述柱的位置,我们可以先把主梁布置起来,如下图所示:

图片

从上图可以看出,框架梁在有柱的地方已经全部做通,使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受力。但是从图中也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每块板的跨度都在6000mm*9000mm,这个面积可不小,为了承载能力,必须加厚板的厚度,但同时也增加了自重,对整体受力不利,也不经济,何况人走在上面都可能有晃动的感觉,心理上感觉不安全,如是我们可以在中间加一根次梁,减小板的跨度,其实,一般情况下板块的跨度不宜大于4500mm,这样比较经济,此例中加上次梁后正好4500mm的板跨,如下图所示:

图片

另一方面,从建筑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板中间是有墙的,为了不让板直接承受墙传来的荷载,我们也必须在墙底加梁。其它情况,如卫生间降板等有高差的部位宜布置次梁,用于承担墙传下的荷载和便于降板连接。在屋顶部位,虽然上部没有墙等集中荷载,但当板块的跨度较大时,也应采用增加次梁的做法将板块划分为跨度较小的板块。走道两侧的房间内有梁时,为考虑感观需要,不建议将走道两侧的梁在走道内连通,虽然对结构整体受力较好,建议去掉走道顶部的次梁,此时可以在走道两侧同时布置框架柱,如下图:

图片

其实在楼梯间部位,有一个问题:5-6轴之间,跨度只有3000mm,有没有必要布置两根柱子?如果不布置,那么有一跨的长度就会达到12000mm,这个跨度显然太大了,或者经过调整柱位后,最少也有75000mm,但是后来想想,那样布置不仅不对称,柱一根也不少,而且楼梯一侧是在梁上的,这样感觉不是很好,所以楼梯两侧就都布置了柱,何况楼梯是地震时逃生的重要通道。


知识点:梁、柱的布置原则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风驰电逝吧

    好文章。

    2023-05-17 15:33:1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zsd_1049206688

    剖析得非常深刻,学习了!

    2023-03-30 19:01: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30.87 万条内容 · 52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上翻梁 刚度放大和扭矩折减系数取值

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现浇楼盖和装配整体式楼盖,梁的刚度可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增大,近似考虑时,楼面梁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取1.3~2.0,但对于上翻边梁刚度放大系数应按实际情况取1.0. 《建筑工程设计常用问题汇编-结构分册》 (1) 板偏心下扭矩变化规律和板无偏心情况下相同,并且板偏心后梁扭矩变小; 可见弹性板假定下,板偏心下的扭矩值是板无偏心下扭矩值的60% 左右。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