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配式建筑 \ 装配式规范 \ 智慧工地的核心:从安全到高效

智慧工地的核心:从安全到高效

发布于:2023-05-24 09:26:24 来自:装配式建筑/装配式规范 [复制转发]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智慧工地建设已成为未来建筑施工行业的重要趋势。同时,建筑施工企业逐渐意识到以提升项目现场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来逐步提升项目整体管控能力,是当下建筑企业智慧化的重点,只有项目成功了企业才可以良性发展,因此,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也应用而生。

智慧工地的建设聚焦当前监管需求,体现智慧赋能,提升现行监管水平,它的内驱力已经带领建筑企业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从过往的全程人力监管过渡到如今的智能化平台化监管,从过往的事后追溯过渡到如今的事前预警,监管效率大幅度提升,监管范围逐步扩大。

多地印发智慧工地建设指引

智慧工地是指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及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在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基础上的一种支持对人和物全面感知、工艺工法智能化、工作互通互联、信息协同共享、决策数据赋能、风险智慧预控的建设工程工地。是推动城市“规建管用”一体化闭环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住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集中体现之一。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数字时代的中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报告显示,中国建筑业是就业占比最高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数字化程度最低的行业之一。建筑行业数字化投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中研普华数据,2025年我国建筑信息化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76亿元。
近年来,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逐渐进行推进,智慧工地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政策的高度关注和支持。2016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行智慧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智慧工地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指出,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202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其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实现深度融合,催生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30%以上,打造一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批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培育一批智能建造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等。
近日,多地陆续发布智慧工地相关办法,比如:上海住建发布了《上海市智慧工地建设指引(试行)》、厦门市政府正式印发《厦门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等。

安全与高效驱动科技赋能工地建设

智慧工地的核心是“智慧”二字,数字技术基础条件是实现智慧工地的必备要素。通过数据采集设备、信息传输设备、数据存储设备、分析运算设备、软件系统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用,加强数字基础标准化的研究和应用,实现现场数据实时感知监测,提高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实现项目工地安全管理的同时,提升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效率,赋能智慧评估预测,达到实时反馈、自动控制、科学分析、智慧决策的目的。
智慧工地起于监管需求,但但远不止于监管。是从项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责任主体对工地现场管理的不同诉求出发,对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生产管理、绿色施工等实现事前预防预控、事中智能管控、事后统计分析、过程智慧决策的管理模式。并不断从行业管理延伸至跨方管理、跨企业管理、跨项目管理,打通项目、企业、行业管理层级,实现现场数据互联互通、项目参与各方的一体化管理。
比如:传统的建筑施工中,设备的管理通常采用人工巡查和定期维护的方式,存在设备损坏难以及及时维修等问题,智慧工地通过对设备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和应用,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测,提前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避免设备故障给施工进度带来的不必要的延误和损失。
智慧工地在劳务数据管控上更全面。智慧工地采用生物识别技术采集劳务人员信息,信息一经录入可以应用于各大项目,实时对人员数据统计及分析进行管理,实现了工地考勤智能化,与各地住建部门对接,将人员实名制信息数据推送至建筑工人工资管理系统,也能切实保证工人的权益。
智慧工地使得项目管理更数据化、信息化、透明化。智慧工地对工程管理及工地现场监控数据的汇集、统计分析、构建智慧工地统一的资源管理和数据共享,能实现工地监控与管理各环节的协同,也可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可视性、可追溯性、可控性,有效支持现场操作人员和管理者提高施工质量、成本和进度情况。
总之,智慧工地的应用能够实现施工现场设备、人员、物资等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为企业项目进展提供有力支持。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充分考虑技术的适用性和成本效益。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智慧工地建设会成为建筑施工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企业项目进展提供更加可靠、高效和安全的保障。

智慧工地的成功案例

中铁广州局西康高铁5标段项目部结合国铁集团关于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相关要求,通过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投资、环保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应用,通过BIM和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全面实现了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施工现场采用了人脸识别人员闸机系统+5G技术,劳务工人实名制登记,精确掌握工人考勤情况、各工种上岗情况,实现了施工现场劳务人员的动态管理。隧道内,有视频监控系统、隧道人员定位系统、人脸考勤系统、车闸系统、显示屏等信息模块覆盖各个工点、各项环节,重点监控现场的人、机、料、法、环要素行为,实现实时监控现场施工作业情况、重点工程施工情况及定位隧道施工人员位置,以远程监控方式掌握人员生产活动。为预防隧道施工不可控风险,各隧道内还铺设有声光报警系统,当隧道施工出现安全隐患时,可启动声光报警系统和广域喇叭进行广播、呼叫;同时支持手机APP与直接呼叫终端设备及通过喇叭播放通知和告示;可进行单向广播和拨号双向对讲通讯。支持IP话机、对讲广播话筒、声光报警终端的接入,为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平洲医院)心血管病大楼项目是广东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第一批)名单,该项目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监管范围涵盖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起重机械安全监控、吊钩可视化监控等。统一指挥中心是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大脑”,在统一指挥中心便能通过一个大屏幕,实时看到项目现场的各个画面,管理者更是可以根据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观看画面,项目的一举一动24小时皆可掌握。
可以说,围绕智慧工地这一新兴赛道,传统建筑企业、头部ICT企业和初创企业各自聚焦于自身定位,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和优势。

最后

数字工地的蓬勃发展催生出了建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也进一步驱动了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源动力,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将带领建筑企业走向新时代下的新发展。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装配式规范

返回版块

2520 条内容 · 7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最新“安装之星”亮点赏析,质量最高水平!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