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资料库 \ 基于形态管理区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研究——以襄阳市太平店历史街区为例

基于形态管理区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研究——以襄阳市太平店历史街区为例

发布于:2023-08-31 14:34:31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资料库 [复制转发]

摘 要

微观尺度的历史街区更新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历史街区的整体性,而中微观尺度的干预手段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形态管理区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依据形态、产权要素划分历史街区形态管理区,建立中观干预对象,进而构建基于形态管理区的评价体系,解析评价因素的差异作用状态,针对性提出各类区域的更新分类模式,并结合襄阳市太平店历史街区的更新实践进行方法实证,是促进历史街区整体性延续、保护与发展协调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历史街区;更新模式;形态管理区;评价、分类模式

[文章编号]  1006-0022(2023)06-0078-07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B

[引文格式]  贾艳飞,丁玥,王儒卿,等.基于形态管理区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研究:以襄阳市太平店历史街区为例[J].规划师,2023(6):78-84.

   

0 引言


作为城市文脉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街区 ,其更新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首先,在文物话语的导向下,历史街区更新存在“重微观实体、轻空间集合”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街区的整体性被破坏。其次,在历史街区登录规定分异下,历史街区管理存在一定的混乱,如具有60%以上历史信息的街区和具有40%~60%历史信息的历史街区在管理上无差异,却因为管制分区造成割裂。最后,在已有的历史街区中微观研究层面,分类干预方法的系统性仍较弱。

面对历史街区这一复杂的空间集合,中观多元干预模式能够为历史街区更新提供技术支撑。从空间属性和产权属性结合的角度划分形态管理区是在中微观层面研究历史街区的路径之一。

30多年来,历史街区更新的相关研究呈现出多角度深化的态势。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历史街区、保护”等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形态学、价值评价、肌理等主题词频繁出现。城市形态学侧重于从城市构成要素、属性和格局等特征分析出发,对历史街区提供历史演进视角下的研究思路:段进等引介国内外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指出街区更新路径差异;康泽恩学派侧重单体组合的特征分析;田银生等提出形态单元视角下的空间集合管理和干预的方法。在历史街区更新实践方面,董亦楠等推动了小西湖街区的迭代与更新、南京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保护等,并从产权和现状空间形态组合的角度落实了“小集合、微更新”。但是从更大尺度进行区块的分类导控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仍有待加强。在历史街区的价值评价体系方面,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地段等空间集合的综合属性和因子作用状态方面,对于中微观组合层面的研究较少。

本文尝试在空间、产权属性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形态管理区,建立统一、客观的评价体系,并基于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多元干预模式,进而以襄阳市太平店历史街区更新为例进行方法解译,以期为历史街区存续与发展协调的研究提供参考。

1?基于形态管理区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


1.1?历史街区的形态管理区划分

街区要素因演化动力差异与要素存续属性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空间集合。基于街区内存续要素的特征差异,依据其存有的属性和逻辑划分的空间组合,被称之为“形态管理区”。结合实际可知,历史街区形态管理区由形态区域和产权区域叠加而来。见图1。

 

图1?形态管理区划分、评价示意图

形态区域是基于空间要素存续的状态来划分的不同集合,指具有统一形态,并且形态与周边区域明显不同的集聚区。康泽恩提出形态区域可划分为平面区块类型、建筑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基于此,本文提出历史街区的形态要素以平面单元、院落肌理、土地利用为依据进行划分。

产权区域是基于权属来划分的空间集合,指用地产权状况的归并,其划分主要考虑产权归属、产权特征、用地空间分布3类要素。康泽恩认为产权地块是城镇平面的限定要素,对城市形态空间划分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城市规划管控的基本依据,产权大致可以分为私有产权、共有产权、国有产权和开放产权。基于我国国情,历史街区产权区域可依据国有产权与集合产权进行划分:国有产权的权力主体为国家,产权主体一般为公共服务单位,形态边界一般为用地边界;集合产权的构成较为复杂,包含私人住宅及小体量的商业、共有产权住宅等。


1.2?历史街区形态管理区评价体系                                          

1.2.1?评价指标遴选

本文通过构建现状区域评价数理模型,使差异化的形态管理区能在统一的、客观的标准下被检视。参照《威尼斯宪章》《华盛顿宪章》《北京宪章》《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估指标体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价标准》等国内外相关文件,并借鉴国内外历史街区价值评价体系及征求专家意见,以历史文化价值、功能延续价值、经济价值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对历史街区形态管理区的价值进行目标层次和因素分解,形成由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共同组成的评价体系。

历史文化价值指标包括物质文化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两方面。物质文化要素是视觉可识别的要素,主要指街区内承载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载体,物质文化要素指标则包括建筑材料的地域性、建筑构件细部、建筑群肌理。非物质文化要素指街区内所蕴含的各种文化、精神等,非物质文化指标包括建筑历史年代久远度、建筑风貌、相关历史人物或事件。

功能延续价值指标体现了街区发展的可持续性,而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人的作用。基于此,与该指标评价相关的两个重要因素是街区现有建筑的使用情况以及街区与居民的情感联系状况,前者包括筑质量、建筑功能延续两个指标,后者包括社会情感寄托、宣传教育价值两个指标。

经济价值指标体现了街区在商业开发、旅游使用方面的潜力,这二者有一定重合度,包括业态多样性、交通条件、公共空间观赏性、建筑开发潜力4个指标。

1.2.2?评价指标打分标准

通过结合专家意见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等标准,本文确定了一套评分标准(表1),指标评分标准将定量与定性结合,以保证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


表1?评价指标打分标准

 

1.2.3?评价方法与权重确定

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之后,通过问卷、访谈收集专家和当地居民意见,整合信息和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赋值。首先根据评价指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其次构建因子比较矩阵,在矩阵内部对指标进行排序,计算因子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到各评价指标权重(表2)。


表2 ?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值

 

在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之后,即可进行价值评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S 为各形态管理区的价值, M i 为变量得分, W i 为变量权重。


2?基于形态管理区评价的规划模式 


2.1?历史街区规划模式研究

目前,历史街区保护与再发展相关研究聚焦于不同要素的干预。徐一品等指出建筑风貌要素主要由高度、体量、建筑形态、肌理等要素组成。历史街区保护与再发展相关研究关注格局的维系,如轴线、边界、路径、形态等,李金芳、于辉等从城市形态类型学层面研究形态要素的控制,提出了平面肌理织补、院落形式重塑、原型修补3种形态要素控制手段。历史街区的格局与要素是历史街区干预的基础对象,结合形态管理区的价值评价结果,可从“格局+要素”层面提出分类规划管控模式,这种管控模式是传承形态基因、延续特色的针对性方法。


2.2?“格局+要素”的形态管理区规划模式

一是修复既有格局,传承形态基因。格局是形态管理区的充分条件,是历史街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构成。康泽恩认为城镇平面格局是抵御时间冲击能力最强的形态,具有极强的延续性。在城市形态学中,格局往往是历史、文化、自然等影响的外化,其包括边界、结构、路径、分区等。

二是管控各类要素,延续原有特色。要素是历史街区的特色载体,是管控形态管理区的重要抓手。在城市形态学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城市形态构成要素包括建筑类型、土地使用、肌理、界面等。

“格局+要素”的形态管理区规划模式是落实整体性、真实性更新的具体抓手。其具体手段包括:以现有形态管理区的格局状态为参考,对历史街区进行适度修缮;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如修缮、加固、防腐和维护等,保护空间要素;随着空间功能的改变,形态管理区的要素也需要适时变化,在尊重原有特色与风貌的同时,采用一定的现代设计和建造方法,满足现代空间功能需求。


2.3?形态管理区分类管控方法

形态管理区分类管控流程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识别形态管理区类型;二是提出“格局+要素”的形态管理区规划模式(图2,表3),其中形态管理区格局包括路径、边界等,要素包括建筑单体、场地空间等。

 

图2?太平店历史街区形态管理区划分示意图


表3?形态管理区分类管控模式一览

 

基于历史街区评价结果中的一级指标的测度指数,即属性表达的外显方式,对形态管理区进行分类:将历史文化价值评分最高的区域归为保护类;将功能延续价值评分最高的区域归为更新类;将经济价值评分最高的区域归为开发类。 

2.3.1?保护类区域管控

保护类区域的历史价值最高,应以保护为主。在格局层面,基本保持单元原有的格局,适度织补单元肌理,维持现有的单元边界和骨架网体系。在要素层面,对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进行细部修缮,并加固结构;对历史价值较低的建筑进行空间置换与活化,以适应新时代的功能需求;对于保护特色场地空间,保留其场所记忆。

2.3.2?更新类区域管控

更新类区域功能的可持续性最高,应以修缮和更新为主。在格局层面,依据实际情况适度调整边界和主要路径,对肌理破损的区域进行完善、修补,适当保留其原有功能。在要素层面,对质量较好的建筑进行保护,并延续其原有功能;对质量较差的建筑进行更新改造或拆除,拓展公共空间;整治单元内的人居环境,完善内部的基础设施。

2.3.3?开发类区域管控

开发类区域的开发潜力最高,应采取以开发和改造为主的管控策略。在格局层面,适当扩充地块边界和道路,增强单元内部建筑的可达性。在要素层面,在顺应地块肌理的前提下,对风貌较好的建筑进行立面更新和空间活化;适当拆除风貌差或者容量较低的建筑,并在建筑拆除后的空地上新建建筑;规划设计外部广场绿地,以吸引和容纳更多的人流。


3?襄阳市太平店历史街区实证研究


3.1?项目研析

太平店历史街区位于襄阳市西郊的太平店镇。太平店镇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太平店历史街区因受到时间消磨、社会变革、产业演化和城市化等的冲击,许多建筑新旧演替,建筑在体量、风貌上差别较大,整体风貌欠佳,街区内部人口流失,老龄人口居多,商业萧条,整体生活气息淡薄。

本文将太平店历史街区作为研究案例的原因,有如下三点:一是太平店历史街区历史信息空间分布不均,需要根据形态管理区进行保护更新;二是该街区内部仍有许多原住民,因此实现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三是该街区作为远离市区的历史街区,其在保护与发展上面临的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2?太平店历史街区形态管理区划分

3.2.1?形态区域划分

太平店历史街区形态区域的划分以街巷、院落肌理、建筑肌理、土地利用和街区活力等属性为依据。在街巷空间层面,太平店历史街区街道的格局如同一个“丰”字,以主街道为骨架,两侧巷道呈枝状拓展,形成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鱼骨状街巷格局,且保留完好。在建筑层面,街区内部有明清时期、近现代时期院落,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建筑的院落形状多方正、较封闭,面积较小,通常为两进院落,中有小采光天井;近现代时期建筑的院落形态较自由,呈半开放型,面积较大。街区内的建筑肌理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工业建筑肌理,建筑体量较大且多为长条形,多为平屋顶、组合较为自由、围合大的院落空间;第二种是传统历史建筑肌理,建筑多为长条形,组合较规整,有一定的院落空间;第三种为现代居住建筑肌理,建筑体块较小且方正,组合无定式,院落空间形态不规则。总体来看,太平店历史街区的平面肌理特色鲜明。在用地层面,街区内的用地可分为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等。其中:居住用地占比最大、分布范围最广,但整体的居住质量不高;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如社区中心、太平镇卫生院、政府和小学等,较为集中且位于街区的中心地段,但有些建筑已经废弃;商业用地占比较小,且位置边缘化;工业用地多分布在街区西南角,也已经废弃,工业遗产价值被低估。在街区活力层面,东、南侧历史街区的活力较好,还存在一定的商业活动。规划结合太平店历史街区的建筑、用地、肌理和功能的特征划分形态区域。

3.2.2?产权区域划分

太平店历史街区历经不同时代,产权演替频繁,近年来街区内部产权流转现象频发,导致产权更为复杂。为方便管理,太平店镇基于现状,以国有产权、集合产权和私人住宅等特征来划分产权区域。太平店历史街区的国有产权区有太平实验小学、太平镇卫生院、太平镇原政府、太平文化馆、老街社区中心、粮管所等;集体产权区包括农贸市场、水泥厂、老酱厂;私人住宅区有王家当铺、江西会馆、普通民居等。

3.2.3?形态管理区划分

在划分形态区域与产权区域后,将二者叠加,并结合道路规划等,划分形态管理区,共划分出35个形态管理区。


3.3?形态管理区域价值评价分析

在形态管理区划分的基础上,对太平店历史街区形态管理区域进行价值和属性作用评价,以确定管控类型模式。从评价结果可知,价值较高的形态管理区域主要集中在东西向主街两侧,价值较低的区域集中在建筑破败、交通不便的区域。基于评价结果中一级指标的分数高低,划分出保护类区域13个、更新类区域14个、开发类区域8个。见图3。

 

图3? 太平店历史街区价值评价结果示意图

保护类区域主要位于历史街区主要街巷两侧,区域内部建有江西会馆、王家当铺等历史建筑,以及太平镇卫生院、太平镇原政府等重要的近现代建筑。保护类区域内的建筑层数大多为1~3层,建筑风貌较好,以明清时期的建筑物为主,建筑肌理较完整统一,多为合院和坡屋顶式样。更新类区域主要位于历史街区北部,距主要街道较远,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居住用地,主要包括太平实验小学和太平文化馆等文化教育类建筑。更新类区域内建筑废弃率较低,功能可持续性高,其中少量地块建筑肌理破损,形式杂糅。开发类区域主要位于历史街区南侧与东侧,周围道路活力较强,整体区位较好,区域内部建有农贸市场、商业建筑和水泥厂等,建筑风貌普通,而且有许多建筑已经废弃,建筑肌理较混乱,需要拆除并新建建筑以提高建筑和公共空间风貌的协调性。


3.4?太平店历史街区形态管理区规划模式

3.4.1?保护类区域管控

保护类形态管理区采取以保护为主、更新为辅的方法,维护现有格局,保护历史要素。遵循相关规定保护历史建筑等要素,禁止大规模拆建,并适当拆除核心保护区内风貌的不协调建筑,控制新建建筑尺度,新建建筑檐口高度不得超过6 m,鼓励坡屋顶建设。

以S10形态管理区为例,该区域位于太平店历史街区南侧,临街部分建筑风貌较好,建筑层数以1~2层为主,建筑肌理较好,整体历史风貌和历史信息较为完整,历史价值突出。在格局层面,通过保护沿街历史建筑,维护区域边界,拆除西北侧建筑以打通内部主要路径。在要素层面,以保护为主、整治为辅,进行少量的建筑拆除,并将内部庭院周边体量较大的建筑拆分为两个小体量的建筑,缝补建筑肌理;拆除南边较离散、凌乱的建筑,并贴合周边建筑围合出小的院落空间,提升场地空间绿化以改善院落空间的质量。见表4。


表4?太平店历史街区形态管理区管控模式

 

3.4.2?更新类区域管控

更新类形态管理区采用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模式,延续现有功能,在维持现有格局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缮,并对历史要素分类型采取保护、整治、更新措施。该类区域整体交通条件一般,且原住民较多,其管控应延续单元居住功能,适当完善基础设施,并控制新建建筑檐口高度不得超过10 m,鼓励坡屋顶建设。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小批次地整治既有的现代风貌建筑,使整体的历史风貌协调。

以N6形态管理区为例,其位于太平店历史街区北侧,土地利用类型以居住用地为主,建筑整体风貌良好,功能价值较高,但建筑肌理混乱,其的管控应以更新为主。在格局层面,调整区域西侧的用地功能使其协调,保留区域北部的大庭院和南部的中轴线路径。在要素层面,优化轴线两侧庭院,形成舒适的半公共空间;改造区域内部平屋顶建筑,保持其建筑传统形式;梳理建筑肌理,拆除南侧风貌较差且影响空间肌理的大体量建筑;拆解加建房、危房等,提升公共空间数量与质量。

3.4.3?开发类区域管控

开发类形态管理区应在维系历史风貌的同时,对格局与要素进行适当修复。该区域靠近镇区,交通区位条件较好,区域内建筑演替频繁,历史建筑存续较少,开发潜力较大。因此,该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允许适当拆除与新建建筑,但要注意避免大规模开发造成的街道肌理异化。

以S5形态管理区为例,该区域位于太平店历史街区西南侧,紧邻废弃水泥厂、王家当铺等历史建筑,区位条件较好,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但历史和功能价值不高,适合采取开发类导控模式,进行适度开发。在格局层面,重新梳理路径,将南北向的主要路径变更为东西向。在要素层面,重新梳理院落肌理,拆除东侧、南侧风貌不佳的建筑,在南侧新建旅馆,将北侧民居更新为商业建筑,在西侧营造符合风貌的院落空间,将东侧的空间变更为停车空间,完善绿化和基础设施,提升区域环境。


4?结束语


本文以太平店历史街区为例,提出了基于形态管理区的历史街区更新的干预模式,该模式在实践中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意义。该模式从形态、产权两方面对历史街区进行分析,对形态管理区的历史信息全要素、全属性进行测度,认知形态管理区要素属性作用状态,并使形态管理区成为集合类型与干预差异的依据。保护、更新、开发三类模式既是空间类型也是干预类型,能有效提升历史信息完整性、空间风貌完整度,实现整体价值延续。从中微观层面提出基于街区形态管理区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实现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平衡,具有强烈的时代诉求。基于形态管理区的分类干预,能为解决历史街区更新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注 释】

①本文的历史街区是泛指,包括登录的各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也包括没有登录的、具有历史信息和价值的街区型历史遗存集合。

  

新媒体编辑:黄玉婵

审读:邓倩

终审:刘芳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6 万条内容 · 19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日本城市历史地区地下空间的适应性利用与借鉴

【摘 要】 作为一种新型国土空间资源,地下空间能够在提高城区土地使用效率、平衡历史城市和历史地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方面发挥积极的助力作用。日本在快速城市化时期,当城市新增功能开发需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生矛盾时,通过地下空间的适应性利用有效地缓解了两者在空间资源上的争夺,使历史文化传承与提高容积率、改善设施等发展需求之间相对和谐,这也可被视为一种空间“供给侧”改革的作法。本文介绍了日本城市历史地区地下空间发展情况,研究了在空间组织模式、功能组织利用、地下建设与更新技术等方面的适应性利用内容和方法,并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历史地区地下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解决城市中历史地区保护与发展协调推进的问题提供借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