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环境影响评价 \ 环保企业薪酬密码:哪两类人会优先涨薪?

环保企业薪酬密码:哪两类人会优先涨薪?

发布于:2023-10-18 09:01:18 来自: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复制转发]

文章转载于:  超级团队super teamX  

作者: 李谦子



谈到薪酬,不同人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正因为薪酬的复杂性,薪酬中的难题比比皆是,到底如何解决薪酬遇到的难题?  

 
本文中,超级团队将会和大家深度探讨这个话题。  

 
假如你是 环保企业家或者核心管理层 ,当谈到员工薪酬时,你会关注什么?  

 
其一,不仅要关注某个岗位值多少钱,还要思考如何通过这些数据,激发团队成员动力。  

 
其二,关注企业内部的薪酬公平。不同岗位,不同水平的人,薪酬公平性到底怎么样?  

 
其三,关注薪酬激励的多元化,靠薪酬做激励,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只靠薪酬做激励,是没有办法持续激发动力的。  

 
如果你是一个 环保从业者 ,你会关注什么?  

 
你可能会关注这个月工资是不是少发了,是不是比同岗位的其他人工资低了。  

 
但是,也许你现在的岗位名称是项目经理,但有可能你并没有完全承载项目经理的职责。  

 
其实建议你重点关注的是 能力和价值产出  

 
下面,超级团队将从 薪酬水平、定薪、调薪和激发员工 四个部分来剖析如何解决薪酬中的难题。  
1      

     

薪酬水平

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不同人对薪酬水平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首先需要明确一件事情, 薪酬水平这件事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超级团队结合之前大量的咨询案例发现,当和一个企业的员工或管理层沟通的时候,薪酬水平在团队成员的认知里,绝对是一个 主观 的事情。    

   
大部分人都会 高估自己的市场价值 ,或者说高估自己的能力。进而产生心态上的不平衡。    

   
有人会觉得自己的同学、朋友在其他公司做同样的工作,挣得比自己多,但不会考虑到对方承受的压力,或者对方的能力如何。    

   
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某位员工各方面能力确实不错,但被企业压低了。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招聘定薪的时候,第一考虑维度是人力的成本费用控制,而没有考虑其价值产出与价值分配。    

   
所以会造成一部分职场人的价位确实 比市场低    

   
职场人还会有另一种心态,就是今天做的这份工作,薪酬可能还不错,所以持续做下去也没问题,不会去考虑行业未来的成长性,这叫 短期的自我定价模式    

   
当然也有一些职场人,当期的平均收入较低,但由于他 躬身入局 ,自身能力在快速提升。    

   
就像环保行业,人才稀缺,只要你在工作中,保持一个良好心态,努力提升, 但凡做出一些成绩,在企业里很容易被升职加薪。    

   
比如某环保企业有一位很年轻的工程总监。他在职业生涯早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项目上,处理过一些非常难的,需要跨部门协调的问题。    

   
后面也轮了好多个岗位,例如设计、项目经理等,最终走向了总监职位。其实他前几年吃了好多苦,薪酬也不高。但正因为这种预先的投入,让他比其他人走的都要快。    

   
但是很多人却悟不出这个道理,只会盯着眼前的利益,不去做一些长期的事。    

   
在这里,超级团队想和大家说的是,看重长期发展的职场人,一定不要只关注短期的薪酬数字,而是要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来实现薪酬增长。    

   

   
不同企业的薪酬水平现状也很难      

   
大部分企业的现状是, 想要去招人,但不了解市场的薪酬水平怎么样,招一个合格的人力资源经理,或者一个能够带来正向产出的职场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价位?    

   
企业会用 传统的薪酬对价去评估市场, 可能会导致招一个薪酬价格合适,但能力不合适的人。    

   
看似当下的成本费用问题解决了,但是后期因为不合适,问题解决不了,还要继续换人,造成 大量的隐性成本    

   
超级团队服务的近1/3的企业都遇到过:一些核心岗位因为没有合理的薪酬水平,所以流失掉了。    

   
企业又花更高的薪酬去找新人,结果新来员工的水平和能力,还不如原有的老员工。    

   
也有企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企业了解市场上的薪酬水平,也兑付了合理的薪酬水平,但招到的人真不值这个钱。    

   
所以大家会发现,有的企业是舍得花钱招人,但真招不到合适的人,这也是一些企业遇到的真实问题。    

   
不成熟的行业中就存在这种弊病 。因为在成熟的行业中,人才薪酬和能力已经透明化、社会认证化了。    

   
什么叫社会认证化?比如说互联网行业,招一个阿里的P8,可能跟华为的P6、百度的T7是一样的认证水平。    

   
三、 薪酬水平会由城市薪酬系数决定      

   
不同地区对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同等能力的人的薪酬水平也不同。    

   
如果北京的一个技术总监岗位,薪资是60万,那在无锡会打个7折,大概是40万左右。    

   
如果用谈判薪酬去定薪酬,这样貌似是短期的最优成本法,但隐形成本一定远大于规范的薪酬体系的总成本。    

   
超级团队期待能够通过环保行业的薪酬水平、能力双认证,来帮助企业匹配合适的人,帮助企业解决薪酬水平的对应问题。    
2

定薪依据

如何实现以能定薪

     
一、如何实现薪酬能力双认证?      

   
在谈薪资水平的时候,一定要 先谈能力 。比如一个月薪1万的人力资源经理的画像是什么,一个月薪2万的人力资源总监的画像是什么。    

   
用四个字说明,就是 以能定薪 ,通过能力确定薪酬。但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给大家举一个项目经理的例子。    

   
一个项目经理成长起来,需要经历 项目助理、项目专员、项目经理、项目部经理,再到工程项目总监 ,有五个大的跨越。    

   
阶段1——项目助理    

   
项目岗在初期招聘的时候并不好招。    

   
首先,企业招聘的时候通常特别急,突然上了一个项目,或者之前的人因为某些问题流失掉了,要紧急招聘,所以对能力认证这块卡的比较松。    

   
但项目岗,是离客户最近又极其重要的岗位。这一岗位的成长空间非常大。    

   
最基础的项目助理,基本上5000块钱一个月,年底发点补贴、奖金,就能招到一个项目助理。    

   
这时候项目助理处于一个打助攻的阶段, 协助项目上的沟通、 对接。    

   
阶段2——项目专员    

   
如果项目助理阶段能熬过去,又有一点吃苦耐劳的精神。    

   
一年之后,能独立处理一个项目的问题,就能逐步成为一名项目专员,月薪达到8000元左右。    

   
这里指的是一线城市环保公司数据,年底也会有一些奖金或者项目提成。    

   
项目专员要做的就是通过现场的沟通协调以及公司内部的沟通去 解决问题,保证项目交付    

   
有一些项目专员, 名字可能叫项目经理,但本质上还是做的项目专员的事    

   
一些项目专员在现场,有一个词可以形容他们,叫做“社恐”。能少跟客户说一句话,就少跟客户沟通。    

   
今天客户过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解决,基本上 没有主动式输出    

   
一个能通过沟通解决现场问题的项目专员,是值一个月8000块钱的,因为问题在项目专员这里就终结了。    

   
如果项目正常验收的话, 其年薪可以达到十五六万。而 企业买的是项目专员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    

   
但如果项目只做传话筒,所有的问题都 层层上报,层层解决 ,那这8000块钱就花得不值。    

   
阶段3——项目经理    

   
项目专员如果能很好的处理项目上的问题,想要在职业上更进一步,就需要变成真正的项目经理了。    

   
项目经理是一个或多个项目的 最终负责人 ,要对所有问题负责。能够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能够 管理好项目干系人,影响对方预期    

   
项目经理通过管理好项目干系人的预期,进而实现了项目成本、质量和交期的最优平衡解。那么就是一个很好的现场项目经理。    

   
一个年薪在25万的项目经理, 不只是一个现场项目的管理者,还需要 协调好从销售端到采购到设计到运营,到售后全流程的问题    

   
这个角色为什么值这样的价值呢?   因为现在企业里的项目管理是割裂的,如果老板或者高管不上去,没有任何一个中层负责人能够协调所有的资源。    

   
项目经理贵就贵在 跨客户跨部门解决问题 。听项目经理抱怨最多的话,就是 客户的问题好解决,公司的问题难解决    

   
阶段4——项目部经理    

   
一个很优秀的现场项目经理,想要晋升、加薪,下一步便是项目部经理。    

   
项目部经理的月薪可以达到2万,年薪在30万左右。这种项目部经理一定要具备 建设管理体系的能力 ,救火能力再好都没有意义,救火只能解决单点问题。    

   
除非解决的是行业卡脖子的高精尖问题, 否则靠解决企业的常规问题、单点问题,都不足以支撑进入30万俱乐部。    

   
当薪酬达到30万,这个岗位要解决的就是系统问题。    

   
项目经理制怎么落地,项目交付怎么管理。项目的整个汇报体系、成本体系、费用监控体系、出差监控体系、客户信息体系以及降本增效的体系,要怎么建设?    

   
这个时候项目部经理是在为公司的目标负责。    

   
阶段5——项目总监    

   
做到工程项目总监或者副总这样的岗位,可以拿到50万的年薪。    

   
项目总监 需要告诉老板,通过三年的时间,公司的工程运营体系可以达到什么程度,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发展规划以及未来目标是什么。    

   
总监级别要支撑公司战略的发展,比如说今年公司的接单能力是五个亿,那明年、后年可能要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项目总监要有对未来发展有相应的预见性,进行工程运营体系的提前布局。    

   
比如现在有三个项目经理,有没有比较清晰的人员储备?当三个项目变成六个的时候,是否能保证有足够的人员储备来确保项目不出现问题。    

   
通常工程总监要对工艺、客户需求、客户内部利益结构等了如指掌。    

   
优秀的项目总监,能够系统性地建立体系。当然也有一些不合格的总监,不注重自身能力建设,而是被公司发展推起来的。    

   
公司发展的很快,跟着水涨船高变成了项目总监,但 当他的能力不到位,反而会成为公司的发展瓶颈。    

   
这样的项目总监不但不能去做公司的体系化建设,而且还会成为阻碍体系建设的第一人。    

   
这样的项目总监不习惯被精细化管理,不希望很多问题浮出水面。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只会去推脱是客户的原因,是不可控力的。    

   
总结一下,在上文用了一个项目管理岗去解释什么叫以能定薪。    

   
无论获取到多么精准的薪酬数据,企业内部能力评价体系是模糊的,这套数据便是无效的。    

   
要想建薪酬体系,第一件事是要建内部的能力评价体系 ,员工走到哪个阶段,承担什么样的职责,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对应拿到多少钱。    

   
企业内部的文化不是引导大家只向钱看,而是要引导员工通过提升能力,提升价值贡献,进而获取更多的价值回报。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因为最难打破的不是技术,不是手段,不是薪酬体系,而是 团队内部的自我认知    

   
需要企业反复去宣导,把标准化、制度化落地,把以能定薪的企业文化扎扎实实地落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    

   
落地以能定薪的难点不在新梯队,而在企业的老员工身上。    

   
他们是跟随着企业成长起来的,是企业在最难时候的第一波职业经理人,他没有那么强的职业能力。这些人可能是 企业职业化改革中的阻碍点    

   
但这不是谁的错,而是一种人性。企业面对这个问题,不能什么都不做,还是要去落地这种能力评价体系。    

   
例如对项目经理的评价,从专业知识的掌握度和应用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计划与跟踪能力、成本控制能力、风险控制能力,还有冰山下的一些沟通协作力、执行力等。    

   
甚至包括项目经理是否足够敬业正直,能够换位思考,这些都是评价一个项目经理的要素。    

   
我们服务的企业,要到达项目经理阶段, 这些能力需要达到75分,等他再补充对应的技能和能力点,最后到85分。之后他就有资格去挑战下一个岗位,比如副总监甚至总监。    

   
二、薪酬倒挂是否必须解决?      

   
在人力咨询中最常见问题就是 薪酬倒挂 。新人和老员工同岗或者类似岗位,新人工资高,老员工不爽。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首先超级团队要跟大家去分享一个事情,无论是夕阳行业还是朝阳行业, 就没有一家薪酬不到挂的企业,薪酬倒挂不一定是问题。    

   
行业涨薪率是一个企业,今年和去年薪酬总额的调整。行业涨薪率在好的年景,是百分之十的整体涨薪率,这两年疫情差一点,百分之六、七的涨薪率。    

   
而跳槽的涨薪率是15%-20%。所以跳槽从概率上来讲,会比企业内部涨薪快,这是事实。那自然就会出现薪酬倒挂,这种情况有办法解决吗?    

   
企业解决办法的底层逻辑就是 一定不要吃大锅饭,把团队成员分出优良中差    

   
有一些企业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管理人员不愿意给自己的团队做分级评价。会觉得团队成员都很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整个薪酬涨幅并没有拉开差距。    

   
这样会造成两大问题。    

   
第一,跳槽进来的员工,确实就会 比老员工的薪酬高 ,因为跳槽的心理预期更高,不涨20%,不可能招到新的人。    

   
第二, 公司内部会形成一个文化,做的好坏没那么重要 。对业绩好的人不公平,他就走了,成为别人家那个涨薪20%的人。    

   
留下的那波人,最后由公司承担了成本,但没有转化成公司的价值。因为这种普涨形式会给员工造成一种假象,涨薪是必须的,不涨薪才不合理。    

   
与其这样,不如当下痛一下,把员工分级。让A类员工涨30%,让B类员工涨15%,C类人不涨,D类人可以淘汰掉,这样企业的人员就活跃起来了。    

   
所以 薪酬要跟能力挂在一起,跟绩效挂在一起    

   
但实际上,很多行业里都存在这个问题,叫做假的薪酬倒挂。就是新来的人真的比这个老员工强,做的好,更专业。    

   
但是老员工不这么认为。老员工会认为自己贡献的时间长、苦劳多,要同样的薪酬。    

   
在这个时候如果企业不能去解决这样的薪酬问题。因为 绝对不能引导企业以苦劳为加薪、提奖金的习惯和文化 ,企业负担不了这样的涨薪成本。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个时候仁义了,最后企业做不下去,砸的是千家万户的饭碗。 薪酬决策绝对不是一个感情牌,而是让企业持续正向经营的一把利器。    


3

调薪依据

千万别吃大锅饭

     
一、调薪成本有限的时候给谁调?      

   
到年底恰好今年业绩不够好,公司资金没有那么充裕。调薪优先给谁调?    

   
薪酬总额有限的时候, 优先给两类人涨薪。    

   
第一类人是基层管理人员 ,比如说主管。通常一个人在公司待三年左右会晋升到主管,这时候流失转化率是最高的。    

   
因为他的能力已经培养出来,外部薪资也会有一定涨幅。    

   
而且他和企业的连接度不像中层高管那么深,习惯成本没有那么大,所以建议先涨主管层经理。    

   
高管不是说不涨,而是他们的激励方式很多元,从股份,从年终的超额分红等方方面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类人是专业岗, 比如研发技术类岗位,因为这类人非常稀缺。现场的项目岗也要涨,因为他们的整体离职率也很高。    

   
但是现场项目类的岗位,整体的涨薪幅度不会有那么高,因为他们基础的底薪不高。    

   
但是对于 项目经理 ,涨底薪达不到激发人的目的,因为他们离公司太远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很好的激励机制,不是通过涨薪,而是根据他创造的价值 以价值分享的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超级团队建议,在确定整体的涨薪方案时, 以绩效结果形成ABCD的差异进行涨薪,同时考虑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稀缺人员为涨薪核心的群体。    
4

如何激励

激励一定要多元化

     
一、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薪酬体系合理了,是不是就能够让员工激情满满自运转了? 不是的!钱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解决不了全部问题。    

   
很多成熟的企业,包括一些头部的环保企业,已经不只是靠涨薪和绩效来激励团队了。    

   
人是有欲望的,今年给涨了30%,明年涨29%,他都会觉得这是在降薪。    

   
同时,没有哪个企业能够持续20%的涨薪幅度,这要求企业持续20%的利润增长。    

   
现在中国的大环境还支持20%的持续利润增长吗,支持不到。    

   
所以当企业 达到了市场平均薪酬水平,需要在非物质激励下功夫    

   
当公司的薪酬在平均水平的时候,员工至少是要考虑换企业的转化成本的,他不会那么轻易的变动。    

   
而同时公司对员工的成长激励、关怀激励、成就激励 做的很好的时候,就能最高效的留人和激发    

   
二、为什么要做全面激励      

   
为什么要做全面激励?为什么单纯的物质激励没有办法持续发展?这是因为 激励感受本质上是主观的 ,不是客观的。    

   
在企业现场跟员工和高管团队互动的时候,超级团队经常问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看待自己的薪酬是否合理?    

   
很多人回答是 投入产出比 。通过投入产出比来判定合理性。    

   
大家是这么回答的,但人性并不是这样写的。没有一个人会根据自己的投入产出比来认为自己的薪酬是合理的。    

   
大部分人会用投入产出,和身边的人做对比。    

   
如果这个值大于1,也就是,我的投入产出比别人的投入产出比大的时候,才觉得这个薪酬有优越感,才会高度投入。    

   
等于1的时候,最多就是不产生不满。    

   
那小于1的时候,会有极大的不满。    

   
所以,当用物质衡量这笔账的时候,是很难激励员工持续有这种优越感,让他高度投入的。    

   
只有用全面激励,也就是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去设计一个激励体系的时候,才能持续驱动一个人的内在动力    

   
超级团队做了大量薪酬绩效体系,会发现,在非物质激励上员工最想要的就是 鼓励、认可和发展机会    

   
同时公司透明的晋升空间和晋升机制,这些合起来就是全面激励。    

   
这些是很多环保企业缺少的,但企业要去做了,会给团队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5

写在最后

薪酬体系的建设是一场长跑

     
超级团队服务过数十家环保企业的薪酬体系建设后发现,体系建设并不是只写好一个制度就够了。    

   
而是需要不断地通过实践、落地,不断地调整,才能逐步形成最适合企业的薪酬体系,才能联动其他人力资源体系去系统性地解决问题。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环境影响评价

返回版块

2.32 万条内容 · 1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130亿!河北环卫市场大爆发,国资控股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大海水   环卫项目正在迎来释放期。     今年上半年,环卫市场项目释放量、成交年化额及企业采购规模均较去年同期有了不同幅度的提升,典型案例之一就是《环保圈》之前报道过盈峰环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