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环境影响评价 \ 傅涛:环境产业如何用产品化让高质量落地

傅涛:环境产业如何用产品化让高质量落地

发布于:2023-11-06 09:05:06 来自: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复制转发]


二十大的召开,拉开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帷幕,如何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同样成为环境产业关注的重 点。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路径。每一个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落地路径不同,具 体到环境产业更强调产业化。”11月9月,“2022(第十四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E20研究院院 长、北大环境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傅涛分享了行业关心的话题——如何用产品化让高质量落地。          


来源:中国水网  

二十大的召开,拉开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帷幕,如何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同样成为环境产业关注的重点。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路径。每一个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落地路径不同,具体到环境产业更强调产业化。”11月9月,“2022(第十四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E20研究院院长、北大环境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傅涛分享了行业关心的话题——如何用产品化让高质量落地。

傅涛    

二十大的召开,拉开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帷幕,如何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同样成为环境产业关注的重点。从建国百年到全面现代化,在建成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环境产业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如何各司其职?都成为我们讨论的出发点。
傅涛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有四个重点值得环境产业关注:
一是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及的,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下的公共服务;
二是     “两个毫不动摇”     下的环境产业分化与组合,涉及不同产业性质环境企业的分化与合作;
三是     系统施治下的产业协同     。系统思路无处不在,是党二十大报告中六个坚持的核心,应该思考对环境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合作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四是     绿色低碳循环下的产业延伸     。绿色低碳循环的要求不仅在改变环境产业,也在对我们的城市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环境产业自末端治理起步,在绿色低碳循环的背景下,面临着挑战更是机遇。
0           1        
在产业化路径中落实“高质量”        

         


“高质量”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路径。每一个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落地路径不同,具体到环境产业更强调产业化。


在一些行业中,发展起点即完成了产业化,如汽车、手机、家电行业。相比之下,环境产业是从建设行业分化出来的,在发展的前二十年,一直在进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速度在当今世界绝无仅有,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较为严重的产业化短板。

2002年11月,E20环境平台主办的第一届产业论坛开幕,到今年正好二十年。     E20论坛本质上都是产业论坛,上海热点论坛是技术与产业的交汇。    

一直以来,E20环境平台有两个使命,所有的论坛议题和工作都是围绕这两个使命展开的:即     推动环境产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市场化最为突出的特点体现为公平竞争,目前在行业中,市场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个过程中E20也一直在积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然而目前环境产业的产业化水平还远远不够,傅涛指出,     “市场化高度发达、产业化非常弱小的行业实际上非常可怜,这样的行业一定是内卷的,内容也会越做越薄,产业也注定无法实现集中发展。”    

高质量不等于高品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三条路径

在环境产业发展的过去二十年中,ABCD四个方阵企业(投资运营商、属地性公司、技术公司、设备公司)AB方阵始终是引领规模化发展的龙头。     而在如今的后规模化的高质量发展时代,CD方阵技术、装备企业正在逐渐成为行业主流。

很多人将高品质当做高质量,实际上,高品质仅仅只能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方面。“因为我们不是环境产业的发明者,也从来没有制定过规则,高品质路径是按照以前的领跑者规划的道路进行的”,傅涛指出,曾经的环境产业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发展起来的,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相比之下更便宜、更耐用的路,拼得是性价比。

在傅涛看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三条路径:

第一是     增品种,研究新客户场景。     中国的工业品类最全,增加的空间很小,但是同样一个产品,因为不同的客户场景可以成为不同的产品品类。因此,增品种就是要不断研究新客户场景,要用软件定义硬件,寻找突破口;

第二就是前面提到的     提品质,高性价比     ,这是核心,不是全部;

第三是     创品牌,创造新的价值认知     。品牌的创立是在用户心中创立一个丰碑,让用户热衷。

这三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都体现出一个“品”字,如果技术和装备没有形成产品,就无法达到一致的质量标准。如手机产品,同型号的手机99.9%质量是一致的,区别在于软件。相比之下工程建设虽然也有标准,但质量仍难以得到保证。

傅涛指出,高质量的核心,不只是在原来的轨道上做得更好、更便宜,在这个方向上,我们行业做得够多了,发展空间有限,未来应该把主要精力向产品化去延伸,     在增品种,做品牌上下功夫。

产品化进程严重滞后,需警惕两大陷阱  

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容易掉入两个陷阱:一是     中等收入陷阱     。目前工程公司基本保持在每年五千万到一亿的收入,一千万左右的利润。

第二是     低估值陷阱     。大量的技术型公司兴起后,即使接通了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的估值较低。大部分环境产业技术型公司在二十亿左右,个别在十几亿。

实际上,这两种陷阱的本质原因是一致的,就因为绝大部分企业产业化程度太低,始终一直停留在做工程和项目上。

工程项目重视营销,请客吃饭成为必然,疫情原因影响下,少了很多见面的机会,客户可能因此流失,让收入利润雪上加霜。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越是在疫情中,中国的贸易顺差越大,中欧班列繁忙火热。中欧班列运送的都是产品,是标准化的产物,标准边界清晰。产品化的本质源于工程建设,环境产业的服务、技术和装备都可以实现产品化,不需要与客户见面也能销售出去。

产业化的三个特点

究竟怎样才能做到产业化?傅涛指出,产品化体现了生产的连续化、过程的集约化、 产品的标准化三个基本特点:

1、生产连续化。     工程化的生产过程,中标一个订单就要“白加黑、五加二”的加班,没订单期间就无事可做,生产、考核都无法连续,成本也就无法分摊。而产品化保持了生产的连续性,甚至可以实现预付款。

2、过程的集约化。     过程的集约化体现为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就固化了基本材料的供应量,由于订单量的持续和稳定,在供应商那里可以得到相对更低的价格,甚至可以实现垫资。就像华为采购一批莱卡的镜头,采购价格一定比单独买几个甚至几百个要低很多。反观在工程项目中,中标后会迅速召集供货商,即使有稳定的供应商目录,也无法实现更低的采购价格。

3、产品的标准化。     产品的标准区别于施工的标准,体现为应用环节的产品标准。

傅涛指出,     环境产业的产业化短板,严重制约了规模化与高利润的融合     ,造成有了规模就没了利润,有了利润就没了规模,两者只能得其一,“要么大了不强,要么强了不大,环境产业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掉进了陷阱。”

如今逆全球化和疫情,限制了人员的交流和交往,更加促进了产业的两级分化,     一部分产品性企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部分企业却呈现断崖下跌     ,傅涛表示,这些企业业务往往大量涉及人的服务,未来工程服务性企业困境还会加剧,估值会更低。
02                  
突破产业化制约的路径是产品化        

         


突破产业化的制约路径是产品化,什么是产品?傅涛指出,产品是用来进行商业价值交换的标的物,是为特定客户群的特定场景而打造的。产品具备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标的。     产品具有明确的交付标的,每一个成功的产品和计划都具有名称和品牌,展现独特的产品属性和定位。如中国空间站“天宫”,展现了人格的魅力,与人情感的链接。目前环境产业的产品大多只拥有型号,是工业产品的编号,而不是产品应有的品牌名称,还没有达到通俗、易读、易记。

第二、客户。     产品具有特定客户的特定场景,区别于被动而宽泛的工程招投标。

第三、定价。     招标过程按照成本定价,分解到钢筋水泥和人工,很难实现利润。而产品是按照客户价值、差异性去定价。

第四、交付。     产品具有明确的交付时间点,甚至可以实现出厂即交付,而不是长期弹性的现场加工,并且可以实现预订。

傅涛表示,具体到环境产业的技术和装备的产品化,同样也具备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技术内涵。     环境产业要具备技术内涵,不仅要围绕产品进行迭代升级,同时要满足环境产业特征,如做风机,磁悬浮可以应用到很多行业,在环保行业,要针对本行业应用场景而定制。

第二、服务标准。     产品有了应用场景,就要具备相应的产品服务标准、产品使用标准,而不是工程和制造标准。如一个风机设备是针对地下水厂定制的,就要深入研究地下水厂的应用特点,可能产品特点区别仅在10%或者1%,也要充分的体现出来。

第三、产品服务。     产品的服务需要智能化的支撑。产品服务应该像汽车一样定期的保养,健康的维护,而不是坏了才去维修。

第四、系统连接。     环境产业的产品是生长在系统中的,具备显著的系统性特点。系统上游有支撑重资产企业的服务产品,下游还要连接设备,这要求产品具备清晰而明确的接口,实现向内集成+向外延伸。

环境产业技术和装备如何实现产品化

环境产业的技术装备产品化,是具备环境特色的技术和装备支撑起来的。如何实现?傅涛指出,首先要改变似是而非的产品认知。

技术产品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技术企业的CEO担任产品经理。傅涛举例,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一把手,在十五年之前,他同时担任苹果3代、4代的产品经理。

实际上,相比环境产业一个小企业几百种产品,苹果公司的产品品类很少。傅涛指出,制造环节的多元化造成生产无法实现集约和控制成本。傅涛指出,产品化的核心思路,就是应该在制造环节尽量标准化,充分思考用软件定义硬件。

具体可以分解为七个步骤去进行:

第一步,做精准而细致的客户场景分析。     产品是卖给客户的,不是用来招投标的,招投标的是项目。得聚焦特定客户群和特定场景,瞄准用户痛点。比如,小米手机瞄准对象是理工男客户群体。这是产品的大脑。

第二步,实现核心技术的有形固化。     将核心技术固化到产品中去,让用户不能或者很难拆解你的产品,就像我们无法拆解苹果手机。集成化程度高的产品是不能让别人拆开的,而水务行业产品化程度在10%以下,所以利润很低,必须垫资。技术如果没有固化下来,没有形成产品,那就不叫产品化。因此,应该做好产业链的整合,部件的选用,系统的开发,这是产品之根。

第三步,形成顺畅的系统接口。     产品不是孤立的,需要有使用标准和稳定参数,与上下环节衔接。这是产品的使用环境。

第四步,产品生产的连续性和经济性。     产品需要连续生产,好的民用产品的生产量级都是上万件,如果一个产品没有几十套上百套的生产量就不叫产品。

第五步,针对特定客户的产品营销。     名字是客户心目中的标识,品牌是建立在客户心目中的丰碑。钟爱你,才会买你的产品。所以产品要有名称,有品牌,要从客户认可的价值出发,确定产品的营销方案,启动连续而有效的营销活动。这是产品的门脸。

第六步,产品使用环节的质量保障。     产品销售出去只是客户联系的开始,以后客户还可以买你的第二代产品。用户买不买你的产品,决定于你和客户建立的产品关系。所以要建立智能客服系统和产品的过程服务体系,而不是工程服务体系。这是产品的经脉。

第七步,产品迭代升级的保障体系。     一个伟大的技术公司一定是围绕客户做研发的,不能围绕抄袭进行研发。要以产品持续升级,驱动技术持续研发,让研发有方向,这是产品的未来。

在傅涛看来,     真正优秀的技术型企业,技术部门不应该是研发中心,而是产品开发中心     ,围绕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开发,“研发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还应该有上述其他环节,而这些环节恰恰是我们行业最薄弱的。”

03                  
          “七剑”路径,为企业产品化赋能        

         


E20环境平台于2000创办,在发展的22年历史中,一切工作的核心思想与使命,就是帮助环境企业健康成长( 傅涛:不忘初心感恩同行,E20二十年的初心和使命 )。


2000年,E20起源于中国水网,当时主要为行业提供信息服务。2003年成立政策研究中心,为企业提供政策研究支持和服务。随着环境产业的市场化改革,企业数量、资本的增加,E20逐渐形成了圈层生态,同时为企业进行资本赋能。到后来成立了E20环境商学院,用商道帮助优秀环境企业家成长。

在如今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产品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怎样更好的帮助企业找到通向高质量发展落地的路径?为此,E20环境平台两山创新团队,在不断的探索与总结中,研究形成了“七剑下天山”的落地工具箱,傅涛表示,这是E20下一个五年的核心使命,搭建好七个方面的体系,为企业实现产品化赋能。


三个工具

当前,我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但软件能释放的服务价值是巨大的,     用软件定义硬件可以更大化释放服务价值     。傅涛指出,无论是系统化还是走软件定义硬件的路径,都回避不了智能化的升级。

按照水务行业的进阶发展,智能化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是     自动化     ,让电气设备按照组合指令自动运行,通过PLC/DCS各种工控实现电气替代人工; 第二层是     信息化     ,就是将信息汇总集成到中央大屏,以驾驶舱展示趋势和态势管控,实现初步数据统计分析,替代基础管理;第三层进入到了     数字化     ,对数据进行有效分类、积极分析,加载各种非结构性的数据,建立知识中台,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判断,把数据建立模型,能推演设施故障的位置等等。第四层是     高阶的智能化     ,就像AlphaGo一样,系统能够实现自我的学习,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环境产业,目前绝大部分企业远远没有达到智能化的水平。傅涛指出,     要降低环保公司智能化的门槛,智能化的门槛过高导致环保企业无法建立自己的智能化控制系统,面对智能化可触不可及。

2021年12月, E20环境平台上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1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名单,成为平台发展新的起点。随后,E20环境平台与清华大学、百度等进行合作,研究开发了“两山智联”,专门为年收入十亿以下的中小企业建立自己的智能体系,包括三个工具:

一是与清华合作建立的     两山智联控制器     ,是硬件的网关+PLC装置; 二是与百度合作开发的     两山智联云     ,是SaaS级的环境物联网平台,可以实现不需要计算机工程师,企业依靠开放系统完成信息化工作;三是与北航合作开发了     两山智联实景沙盘     ,让可视化变成四维,让可视化更真实、更具体、更有细节、更有颗粒度。

两个场景

E20环境平台与领跑企业、标杆企业合作,建立了一批     “两山科汇馆”     ,作为新技术的验证中心。展示行业优秀的技术产品,在用户的监督、第三方的监管之下,验证技术产品的实际的运营管理提升水平。在“两山科汇馆”展示技术产品。好的技术产品用不着领导亲自宣传,也可以得到用户的青睐。

同时,E20成立     “技术产品验证中心”     ,为优秀的技术产品所达到的效果提供官方的认证。

两个保障

一是产学研深度融合。     目前傅涛兼任北大环境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目的是为环境产品开发提供持续的科技导入。

二是“领跑者”团体标准。     E20环境平台与中标院资环分院联合成立“两山标准化研究中心”,共建环境领域标准化服务平台,推进环境服务类、技术设备类、产品类的“领跑者”团体标准建设,“领跑者”团标工作首选环境服务化的“六化”方向,即精细化、智慧化、社会化、系统化、生态化、低碳化,打造污水处理的服务标准体系。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需要重新发现、重新定义、重新获得产业价值。卓越同行、筑梦环境。E20环境平台将持续用平台的力量,与领跑企业携手,以智能赋能推动环境产业迈向高质量!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环境影响评价

返回版块

2.32 万条内容 · 1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到2025年,环保产业营收达6000亿!连发五招,湖北环保市场将爆?

中国水网关注到, 11月1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推进‘链长+链主+链创’机制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中,介绍了节能环保产业链发展情况。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