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交通核的设计跟建筑高度有关,高度不同交通核的配置要求也不同。 那我们就需要思考一下: 交通核的配置要求, 为什么 会在33m发生巨变?
01
三大变化
▲ 上图为≤33m的住宅典型交通核图示,面积仅为25.35㎡。
这里留一个悬念: 当住宅交通核产生三大变化后,面积会增加多少呢?
02
产生三大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上面已经详细给列出了三大变化,以及涉及到的规范和具体条文内容。下面咱们看一下产生这三大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一、设置两部电梯的原因
——33m(11层)是“爬上楼”的极限。
设置两部电梯的原因: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中这样规定,
可知设置两部电梯是考虑一部电梯维修时,可以使用另一部电梯,而不用必须爬楼梯。
那为什么要规定在“12层及12层以上”的住宅设置两部电梯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原因,好多人可能已经忘记了,其实在规范中是有明确说明的,在《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中这么解读:
二、设置防烟楼梯间的原因
—— 33m(11层) 是“跑下楼”的极限。
▲ 防烟楼梯间前室示意图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2018年版)5.5.27,6.4.3条文说明,设置防烟楼梯间的原因:
1、对于建筑高度低于33m 的住宅建筑,考虑到其竖向疏散距离较短,如每层每户通向楼梯间的门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能一定程度降低烟火进入楼梯间的危险,因而可以不设封闭楼梯间。
2、防烟楼梯间是具有防烟前室等防烟设施的楼梯间。前室不仅起防烟作用,而且可作为疏散人群进入楼梯间的缓冲空间,同时也可以供灭火救援人员进行进攻前的整装和灭火准备工作。
总结来说: >33m住宅设防烟楼梯间,前室不仅起防烟作用,而且可作为疏散人群进入楼梯间的缓冲空间,同时也可以供灭火救援人员进行进攻前的整装和灭火准备工作。
那为什么要规定在“33m”的住宅设置防烟楼梯间?
33m高的住宅楼梯数大约为200步。
90秒: 一般人下楼平均每秒两步,则大约用时为90秒;
2~3分钟: 对于行动稍微迟缓者,一步一秒,则大约用时3分钟;
所以≤33m的住宅,普通楼梯间即可保证住户安全。 但是超过33m的住宅,则需要设置防烟楼梯间来保证住户的安全。
三、设置消防电梯的原因
—— 33m(11层) 是消防员“负重爬上楼”的极限。
▲消防救援示意图
对于设置消防电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2018年版)这样说明:对于高层建筑,消防电梯能节省消防员的体力,使消防员能快速接近着火区域,提高战斗力和灭火效果。根据在正常情况下对消防员的测试结果, 消防员从楼梯攀登的有利登高高度一般不大于23m ,否则,人体的体力消耗很大。
总的来说就是: 33m为消防救援能力的有效救援高度。
四、11层和33m的关系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中: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33m,《住宅设计规范》中的12层及12层以上,其实是一回事儿。因为如上图条文可见,当住宅楼的所有楼层高不大于3.00m时,层数按自然层数计算;反之则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00m进行层数折算。
结论: 11层住宅高度不会超过33m,超过33m的住宅一定是12层及12层以上。
03
总结
交通核作为住宅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出错的部分,让其标准化不仅能大大缩短设计的时间,为后期工程实施留出更多的时间,收益快,也能降低风险与成本,避免重复设计。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4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问答
返回版块1.78 万条内容 · 9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 定义“臭名昭著” “臭名昭著” 一词出自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意指 臭名声人人知 。 当下用这个词来形容建筑似乎有些陌生 我们更常见的是别有洞天,美轮美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