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资料库 \ 减振隔声室施工技术

减振隔声室施工技术

发布于:2024-04-02 17:27:02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资料库 [复制转发]

 

目前,在室内装饰装修中,主要采用多孔性吸声材料(如玻璃棉、岩棉、矿渣棉、棉麻和人造纤维棉、特制的金属纤维棉等,以及空隙连通的泡沫塑料)和一般性平板形隔声材料,进行吸声、隔声处理。以上处理方式对低频声波的吸收能力较差,难以减轻或消除由低频声波产生的振动。同时,室内声环境还受到建筑结构传声、设备振动产声等因素的影响。

1   减振隔声原理

减振是工程上防止振动危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减振可分为主动减振和被动减振。主动减振是在设计时考虑消除振源或减小振源的能量或频率,在精密仪器、航空航天设备、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及高速旋转机械中应用较多。被动减振有隔振和吸振等。隔振主要是用专门装置将工程结构与振源隔离,以减少振动影响的措施。建筑装饰工程一般采用隔振进行减振处理措施。

在任意有限的空间区域内,噪声均由两部分组成:直达声音与反射声音,由此噪声进入人类的听觉系统中。在空气传播时,使用某些措施使得声能在传输过程中被阻挡而不能穿过继续传递,这种方法就被称作隔声。使用隔声方式来降低噪声、改善环境时,一般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使用材质隔声,另一种是结构隔声。 

2   工艺原理

本文介绍的减振隔声室施工技术,是通过在吊顶、地面和墙面的主体结构与饰面层中间设置隔声结构、增加隔声材质,以实现室内隔声、吸声的效果,而不需对建筑物本身进行隔声设计,解决了建筑物装饰隔声施工的难题,经工程实践应用,该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施工安装,适于推广使用。

(1)隔声减振吊顶:通过设置减震弹簧,吸收低频声波的振动。

(2)隔声减振墙体:结构呈“顶天立地”形式,龙骨与建筑楼板(即房间楼板和地板)的接触面均垫有橡胶垫作为缓冲处理,保证整个墙体结构与原建筑结构之间无任何硬连接,避免形成声桥导致声波外泄。

(3)隔声减振地面:将橡胶减振块固定于衬板条上,衬板条嵌入地板龙骨内固定,使每个橡胶减振块均匀受力,确保地板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减振效果。

3   操作要点

3.1   隔声减振吊顶结构

隔声减振吊顶采用双层吊顶结构,上层龙骨通过吊筋与楼板进行固定,设置吊筋时,吊筋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00mm,并满足龙骨安装的受力要求。楼板与上层龙骨连接的吊筋设置减振弹簧,减振弹簧与楼板之间留置200~300mm空腔,在同一空间区域或同一吊顶系统安装时,各个减振弹簧的水平高度需保持一致,以保证吸收低频声波时吊顶的整体均匀性。

下层龙骨直接与上层龙骨的吊筋连接固定,上层龙骨为下层龙骨的安装起到转换层的作用。上、下龙骨位置分别填充厚度50mm,堆积密度80kg/m3的隔声岩棉,底面安装石膏板,上层石膏板与下层石膏板之间留置200mm的空腔。其中,下层隔声岩棉的铺设可与石膏板的安装同步进行。在下层吊顶的饰面分缝处,将石膏板切槽断开,将岩棉喷黑后填充。

将原有吊顶改为弹性吊顶,由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很快,弹性吊顶可以有效地控制声音冲击楼层顶板,削弱传至上层的振动。同时,中高频声波穿透后在上下两层吊顶空腔中来回反射衰减,最终被完全吸收(图1)。

     

图1吊顶减振隔声系统效果示意

3.2   隔声减振墙体结构

隔声减振墙体内部结构采用双层隔墙结构,两根75系列竖龙骨并排,与主体结构间距100mm,饰面层间距50mm,龙骨内部分别填充厚度50mm的隔声岩棉,侧面安装12mm厚的双层石膏板。龙骨的下端与地面连接,上端伸入吊顶中与建筑楼板连接固定。龙骨与建筑楼板和地面的接触面均垫有3mm橡胶垫作为缓冲处理,保证整个墙体结构与原建筑结构之间实现软连接,避免形成声桥,导致声波向外传播。隔声墙龙骨安装时应采用整根非拼接的龙骨,进一步确保隔声墙体的整体性(图2)。

     

  图2隔声减振墙体结构示意

1-内层隔声墙;2-外层隔声墙;3-饰面层;4-橡胶垫;5-内层隔声墙龙骨;6-内层石膏板;7-内层隔声岩棉;8-外层隔声墙龙骨;9-外层石膏板;10-外层隔声岩棉;11-穿孔板;12-皮革软包;13-石材踢脚线。

饰面层采用穿孔板与多孔皮革软包,声波穿透饰面层(即穿透该皮革软包和穿孔板)进入墙体结构的内部,在主体结构与饰面层内部的两道空腔中来回反射衰减,最终被吸收。

3.3   隔声减振地面结构

在建筑物隔声处理中,尤其是对于居民楼建筑的隔声处理,楼板的减震隔声处理较为关键。隔声减振地板结构包括橡胶减振块、地板龙骨、填充在地板龙骨之间的隔声岩棉、夹板、内含钢筋网的混凝土层、水泥砂浆层和石材地板层。地面找平后,将高度50mm的橡胶减振块按400mm×400mm网格状布置并用胶固定。橡胶减振块固定安装后,在橡胶减振垫上方沿施工区域纵向安装地板龙骨,并在龙骨间铺设隔声岩棉。隔声岩棉上层铺装夹板,夹板铺设前应先通过衬板条与龙骨连接,衬板条的宽度与地板龙骨的内宽相同,衬板条嵌入地板龙骨内固定。该结构可使橡胶减振块均匀受力,保证整体的稳定性及减振效果。

地板结构与墙面交界处,设置50mm的阻燃聚苯板。通过橡胶减振垫与阻燃聚苯板,将地板结构与建筑结构的连接方式从硬连接转换成软连接,大幅降低了低频振动及中高频声波在地面固体介质中的传导,达到了良好的隔声减振效果(图3)。

     

图3隔声减振地板结构示意

4   经济效益

采用双层吊顶结构,减振弹簧、隔声棉、石膏板的设置,不仅提供了更好的吸声减振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结构简洁,工艺简单,施工效率提高,有利于节约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采用常规配件构筑新型结构,既满足了功能需求,也提高了构配件的利用率,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武汉某酒店会所工程中的KTV楼层精装修项目中减振隔声室施工技术的探索研究,对隔声减振吊顶结构、隔声减振地板结构和隔声减振墙体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减振隔声室施工技术要点与经济效益,并经项目实际应用,取得良好的隔声效果,保证了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安全功能,无须对建筑本身进行隔声设计和结构隔声,相比较节省了成本,且操作简易,技术成熟,效果良好。



  • 浮筑(技术)楼板撞击声隔声减振垫的设计与施工
    浮筑(技术)楼板撞击声隔声减振垫的设计与施工。绿色建筑是社会人文关怀的发展体现,建筑室内楼板撞击声采用的“浮筑技术”就是这种人文关怀的精髓!!
  • 大模板施工技术交底
    配套大模板:平模、角模,包括地脚螺栓及垫板,穿墙螺栓、护身栏,爬梯及作业平台板等。
  • 126个施工网络图横道进度计划合集(含大桥/铁路/住宅/医院/办公楼等)
    本资料包为精选的126个施工网络图和横道图进度计划合集,其中包含东辽河特大桥施工进度网络图、大型住宅小区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中医学院一附院病房楼工程网络进度计划、住宅小区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等,适合进行编写施工网络图和横道图进度计划的同学参考学习写法和设计
  • 某电缆施工技术交底
    直埋电缆敷设 → 铺砂盖砖 → 回填土 → 埋标桩 → 准备工作 → 水平敷设 → 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 → 挂标志牌 → 垂直敷设 →埋标桩 → 管口防水处理 → 剥麻刷油 → 挂标志牌
  • 地连墙施工技术交底
    1)导墙验收合格后,放出地下连续墙的分幅线,并经监理复测无误后用红油漆在导墙内侧标出分幅线。单元槽段成槽前,用钢尺再次检查导墙上的分幅线,确保相邻分幅线误差控制在10mm范围内,然后在已浇注的导墙上用
  • 某挡墙施工技术交底
    挡土墙施工前做好地表排水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先将墙后地表的虚方全部清除,并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同时对设挡土墙段落的横断面重新放样,若发现实地墙趾地面线与设计横断面有较大出入,及时反馈设计部门
  • 24套园林景观水景施工CAD图合集
    本资料包为精选的24套园林景观水景施工图纸,其中包含壁泉水池平立剖面施工图、广场喷泉施工详图、喷泉施工详图、旱喷水池施工详图以及各种平、立、剖面图等,适合进行园林景观水景施工设计的同学参考学习画法和设计。
  • 某防水施工技术交底
    防水卷材:3mm厚CPS湿铺防水卷材,卷材幅宽为1米,每卷卷材长10米。 2、基层处理剂:采用水泥浆基层处理剂。接缝密封材料:采用高分子密封材料,用于立面防水卷材收头密封及外墙管根等特殊部位的粘结处理
  • 某渠道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准备(施工放样、机械设备进场、场地平整、便道修筑等)→开挖→运输→降排水→清坡→支护→进行下一道工序。
  • 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
    导线沿管线方向布设,导线点布设在临近管道的主点处(管道的起点、终点及转折点)。实施测量时,按三线导线技术要求控制精度,并经平差计算后规化改正导线点到实际位置,构成现场平面控制导线。导线点均埋设永久性标
  • 水稳层施工技术交底
    质量目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本资料为某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目录齐全,内容完整,可供下载使用
  • 浅谈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后浇带是现代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施工缝。结合工程实际,浅谈了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 浅析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是目前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工艺中应明确和注意的问题作一浅析,以更好地控制工程裂缝。
  • 某隧道施工技术总结
    本资料为某隧道施工技术总结,衬砌结构设计为:洞身段衬砌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初期支护采用喷、锚、网、钢拱架支护,二次衬砌采用钢筋砼、素砼衬砌,双跨连拱隧道中隔墙采用钢筋砼,洞口段采用大管棚预支护,洞内视
  • 某抗滑桩施工技术交底
    1、抗滑桩桩长22(20)m,悬臂8(6)m,截面尺寸2.5×3.5m,桩间距6m。 1、施工前和项目部工程技术科联系,按既定的施工顺序进行桩孔的开挖工作。 2、按确定的施工顺序和项目部施工测量人员联
  • 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1
    本资料为: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内容详实,可供下载参考。
  • 抗滑桩施工技术交底
    浇筑砼护壁第一节时上口必须收光、抹平,不一定和砖井圈平,开挖至下一节护壁时必须搭接,接头处及其他护壁面必须浇筑密实,防止渗水,及外观质量。
  • 混凝土冬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冬期施工的重要性2.混凝土冬期施工的相关标准3.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2011)4.冬期施工期限划分原则5.混凝土受冻的危害6.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7.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要求
  • 一般抹灰施工技术交底
    一般抹灰施工技术交底,设计详实,供设计师参考。
  • 某抹灰施工技术交底
    一. 施工作业条件 抹灰部位的主体结构均已检查合格,门窗框及需要预埋的管道已安装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抹灰用的脚手架已搭好,架子离开墙面200~250mm。
  • 某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某隧道全长***m,主要穿越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砂粘土,硬塑厚 0-1m 下伏白 垩系含砾砂岩极严重风化~颇重风化,地下水不发育。围岩级别Ⅴ级、Ⅲ级。 隧道进口设置在 R=800 园曲线上,隧线中距在

阅读下一篇

房屋建筑设计常见问题汇总(结构专业)!

房屋建筑设计常见问题之结构专业汇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