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资料库 \ 伏龙洞:400多年前的“水上立交”

伏龙洞:400多年前的“水上立交”

发布于:2024-06-06 09:39:06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资料库 [复制转发]

    

淮安水上立交枢纽工程。王昊 摄

上部的京杭运河航槽横跨在淮河入海水道之上,两条水道立体交叉,上行大运河,下行入海水道,互不干扰。


     

编辑  |  张宁



   

淮安水上立交枢纽工程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南郊,淮河入海水道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被称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水上立交枢纽工程。而早在明代,淮安就已经有了第一座“水上立交”——伏龙洞。


明弘治以后黄河全流由清口夺淮后,黄水倒灌清江浦段里运河,淤塞运道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到嘉靖初大清口淤塞,黄河改于小清口与淮河汇合,而小清口与里运河入淮口相近,清江浦段里运河淤塞的情况更加频繁严重,且船行艰险。万历九年,总河凌云翼规划另开新运河,以避清江浦过闸之险,并备清江浦段里运河淤塞时通行漕运。议于淮安城南里运河西的窑湾(今清江浦区盐河镇杨庙村)引出新河,自马家嘴至杨家涧,出武家墩达文华寺,合清江浦通济闸入淮,定名永济河,后又称新运河、新河、运料河、盐河。永济河于当年奏准兴工,至万历十年六月工成。


永济河开凿后,北侧的管家湖南入白马湖的河道被河堤隔断,积水难泄,田多淹没。天启四年,山阳县知县孙肇兴趁挑修里运河之便,于永济河头稍北的里运河下建伏龙洞。伏龙洞为木洞,深入里运河下,宽、高均为三尺,长三十五丈,洞上甃石,石上加土,洞口随时启闭,东端挖渠引水达涧河。伏龙洞修成后,运西积水有了出路,千顷湖面复为良田。伏龙洞是淮安最早的“水上立交”工程,在今大运河与淮河入海水道的“水上立交”北侧半里之处。


明清时期的淮安府志和山阳县志,对“伏龙洞”多有记载。乾隆《淮安府志·卷十九·名宦》记载了山阳县知县孙肇兴建设伏龙洞一事。“孙肇兴,天启初知山阳县。高才邃学,实心爱民,孜孜以剔弊兴利是急。……运河以西,田皆膏腴。有当道以私憾凿永济新河,自杨家庙达河口。东西筑堤,积水无所泄,田沉釜底,民苦逋负。”孙肇兴巡视之后,对当地老百姓说:“吾欲乘挑河之隙,穿漕河底,使漕堤以西之水,从涧河东泄于海。若辈能以畚锸助否?”此后,孙肇兴捐俸构良木,委托已退休在家的乡宦何世爵指挥。一条高3尺、宽4尺、长35丈,上面盖着条石的涵洞,在运河河底下面4尺深的地方悄然竣工,名曰“伏龙洞”。这一涵洞“西出西堤以吞、东出东堤以吐,于是河西千顷之涛,复为良田”。竣工之后,孙肇兴才“报成事于上官……今杨家庙有地洞口险工一段,即伏龙洞旧处。”


乾隆《山阳县志·淮郡故实·环碧堂》称,环碧堂在古水陆院后,万寿桥东。“明万历间推官曹于汴,尝于院后集绅士议浚涧河、防倭寇、建志道书院、修节孝祠堂等事。邑人张仪部世才即所居后乐亭南,建环碧堂以待之。堂东建奎照阁。其孙民部奕颖重加修葺。时邑令孙肇兴亦来此堂议开地洞泄西湖、折时田为京田等事。”文中所称地洞,即“伏龙洞”。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利工程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5 万条内容 · 21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混凝土减缩剂的作用机理和主要特点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是由毛细孔中的水蒸发而引起的硬化混凝土的收缩,是混凝土内部水分向外部挥发而产生。而混凝土的自收缩是由自干燥或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降低引起的收缩,是混凝土在恒温条件下,由于水泥水化作用引起的混凝土宏观体积减小的现象。这两种收缩变形是导致混凝土结构非荷载裂缝产生的关键因素,混凝土的裂缝将导致结构渗漏、钢筋锈蚀、强度降低,进而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引起结构物的破坏及塌塌,从而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与使用寿命。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