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基坑支护施工流程
3.1 现场清理
做好前期准备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去除地表的石块、树枝等干扰物,并对地下一定区域进行检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及排水管线等障碍物,若存在障碍物,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交流与沟通,针对相关部门给出的意见,对障碍物予以适当处理,以防止现有障碍物对后续基坑支护施工造成干扰。
3.2 土方挖掘
前期准备及现场清理工作结束后,应开展土方挖掘施工。针对本建筑工程来说,规模较为庞大,土方挖掘量较多,且在土方挖掘的同时,开展喷锚施工,因而需要合理安排各方面资源。
(1)在基坑的四周,不可堆放超过荷载标准的土方,且先挖掘基坑的四周,再构建支护体系,然后继续对中间区域进行 挖掘。
(2)挖掘时,分层挖掘的方式,每层厚度约为1.5?m;先由机械进行挖掘,待基坑深度与设计值相差0.3?m左右时,由人工进一步挖掘,直到基坑深度达到设计值时为止,挖掘出土方后,及时利用运输车的方式将其运到场外。
(3)在基坑挖掘的同时,应进行相应的喷锚施工,各层土方挖掘过程中,要顺基坑的四周,挖掘出一条宽度为8.0?m的沟槽,以此当作喷锚操作面,并针对各土层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挖掘方式。土方挖掘时,现场应安排专人指挥,以防止出现超挖等 问题。
3.3 基坑降排水
基坑挖掘过程中,基坑内部可能深入一些地下水与雨水,从而影响基坑内部结构稳定性,不利于支护及后续其他施工活动的 进行。
(1)为了使整个支护施工正常开展,应针对基坑现场的勘察结果,在基坑底部适当位置处,分别构建出11个降水井,井的深度应超过1.5m,降水深度高于地基0.5m,用于对基坑内部水分的收集。
(2)对于降水井来说,还可将其当作集水井,通过人工钻孔的方式,在井内壁挖掘出适当大小的孔洞,用于将四周土壤中的水分排到集水井内。与此同时,在井内壁表面,铺设一层混凝土砌块,以加强对井内壁的保护,在渗水孔处,不可封堵,以确保土壤中的水分可以顺利流入集水井中。此外,还应在降水井的周边,挖掘出适当尺寸的排水沟,以及时将集水井内的水分排出。
(3)构建出降水井后,还应开展试抽与排水系统调试,以保证整个降水井系统的良好性。
(4)整个降水井施工过程中,还应注重下述2方面:1)降水时,应安排专人对降水井予以看管,及时发现井内出现的问题,并第一时间予以处理,以保证降水井的良好性;2)在施工现场位置处,构建出简单的沉淀池,将降水井内的水分进行初步处理后,才可将其排放到市政管网系统当中。
3.4 喷锚护壁
完成上述环节后,则应开展喷锚护壁建设,以构建出质量符合要求的基坑支护。
(1)修坡。
喷锚护壁施工过程中,先要对坑壁予以修正,以使整个坑壁保持平整,为后续操作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在修坡时,应对所有工作面予以检查,判断工作面的深度、坡度、坡地边线符合规定要求。确保坡面保持平整,且无浮土后,则应将上层与左右喷锚面的钢筋取出。
(2)挂网。
根据工程实际需求,于工程正式施工前,批量制作出相应的钢筋网,钢筋网的规格为6@250×250?mm,每条钢筋应保持平直,外表无锈迹,且两相邻钢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在两垂直钢筋处,应用过点焊的方式,将钢筋固定到一起,以保证钢筋连接的稳固性。在工程基坑处,预先将20钢筋置入挂网中,并于其尾部,以12的钢筋为主要材料,将其与钢筋网固定在一起。
(3)喷射混凝土。
根据前期设计出来的基坑支护方案,利用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等材料,以滚筒式搅拌机为主要工具,配制出相应的混凝土浆液,然后在型号为CT-30-25型混凝土搅拌泵的作用下,将混凝土浆液喷射到工作面上,喷射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浆温度处于90℃~110℃,且未出现初凝的问题,若不符合要求,则禁止对混凝土浆进行应用。同时,在喷射面方面,厚度控制在80?mm左右,且不可漏出钢筋,并针对反弹试验结果,结合现场的地质条件情况,适当对喷浆距离及浆液的水灰比予以优化。
(4)锚杆施工。
喷射混凝土施工结束2?h左右,且混凝土浆层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开展锚杆施工。锚杆采用的是48钢管,其内部注入适量的混凝土浆液,制作出锚杆后,由专业人员予以检查,以判断锚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若锚杆不符合要求,则应进行适当处理,直到符合要求为止,之后,通过直接冲击的方式,将其插入到混凝土浆层内,并通过57无缝钢管套管对焊接的方式,将锚杆固定,对焊接长度控制在10?cm左右。在各锚杆的尾端,以12钢管为主要材料,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锚杆连接到一起。
3.5 注浆
根据施工要求,配置出相应的水泥浆,并在0.2~0.5?MPa的压力下,将浆液注入到锚杆体系当中,待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压力值时,停止浆液的注入。首排锚杆注浆时,应对注浆压力进行控制,以避免地面出现 隆起。
4 结束语
基坑支护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这项环节直接关系到后期其他子工程的建设质量。所以,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应将基坑支护施工作为重点,并制订科学、合理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本文已完结。)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结构资料库
返回版块41.22 万条内容 · 39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如果AI是摄影的未来,这是否意味着建筑摄影已死?Architecture of Density ? Michael Wolf 以建筑为主体的摄影横空出世,为商业和工业并行的时代插上了“数字翅膀”,也让建筑从业者见识到了通过影像精准且真实地记录建筑落地全过程的方式。 “足迹到不了的地方,照片可以。”从广博的资料阅读中积累经验的建筑师们,运用各媒介传播的建筑摄影作品来寻找创作灵感、拓宽知识领域。随着建筑商业化竞争日益激烈,建筑摄影成为了一种无法被效果图所取代的营销和宣传策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