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环保产业的大事,都在这了!
2024年已过半程,环境产业依然面临经营、转型等多重压力,上半年政策市场情况如何?发生哪些大事?哪些现象值得关注?环境商会在此梳理记录一二,供业界参考。
根据环境商会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累计发布环境相关国家及部委政策百余项。其中,比较重大的几项政策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全文发布,这一纲领性文件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路径、重点任务、重大政策提出细化举措,明确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可以看到,《意见》的基本逻辑和基本安排将贯穿未来,特别是2035年前生态环境工作的方向和思路,值得细品。
二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通过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推进废弃物精细管理和有效回收,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三是国务院印发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这一方案受到产业广泛关注,其背后是新一轮设备更新的万亿级市场,大幕开启后,或将影响环保领域多个板块。紧随其后,部委按照领域下发市政、工业等设备更新政策,浙江、江苏等多个省市也纷纷出台方案。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在全国铺开。
四是特许经营重磅文件出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修订后的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这也是该管理办法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修订,5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对特许经营领域突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效力。其中最大亮点是,将特许经营最长期限延长到40年,并鼓励民营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独资、控股、参与联合体等多种方式参与特许经营项目。
5月份,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特许经营协议(编制)范本(2024年试行版)》
印发。特许经营相关配套文件逐步完善。
近期,环境商会围绕特许经营召开产业研讨会,会议认为,17号令的出台,极大提高了项目的规范性。今年,特许经营期40年的项目已经开始陆续释放。在面临环境基础设施逐渐饱和,新建项目减少的情况下,更要深练内功,
提高企业运营能力和效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特许经营在生态环境行业的运行模式。
截至2024年4月30日,近200家环境上市公司完成2023年业绩披露,这也集中展示了过去一年上市环境企业经营状况。整体情况呈现三点特征:
数据显示,2023年,环境上市公司约47%的企业实现营收增长,约45%企业盈利增长,亏损企业数量达54家,占比近三成。整体业绩仍不乐观。
营收过200亿的企业共4家,分别是格林美、光大环境、北控水务和首创环保,营收百亿的企业11家。净利润超过10亿的企业共12家,包括光大环境、北控水务、首创环保、瀚蓝环境、兴蓉环境、重庆水务、三峰环境、景津装备、伟明环保等。
根据环保圈分析,2023年,一方面有更多的环境企业营业收入下滑,但另一方面又有更多企业净利润增加,而且净利润增加企业的涨幅还远远多于营收减少企业的涨幅。这一现象,翻译过来就是“2023年,环保企业的规模变小了,但更赚钱了”。说明,环保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变得更强,虽然规模增长受限,但效率却明显提高,整个产业正在由“规模时代”向“效率时代”过渡。
根据环境商会联合和君咨询发布的《环境专精特新领跑企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环境上市公司平均应收账款14.92亿元,同比涨幅17.57%。7成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可见应收账款问题仍是企业普遍最为关注的当下难题。
1月,解振华特使由于身体原因,卸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外交部原副部长刘振民接任。
1月25日,国务院免去翟青的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职务。简历显示,翟青于2008年9月调任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规划财务司司长,2013年任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23年03月,兼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4月11日,国务院任命于会文为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早期在辽宁省工作,曾任沈阳市政府办公厅政法处处长。2010年5月,于会文跨省履新,出任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党组成员。2019年12月,于会文赴重庆市履新,任大足区委书记,后调岗渝北区委书记。2022年5月,于会文任重庆市委常委,并继续兼任渝北区委书记,一个月后改兼任万州区委书记,直至此番履新。
此外,2月份的时候,赵世新出任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
全国工商联也迎来新书记。7月1日,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沈莹现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正部长级)。履新前,沈莹任江苏省委副书记。
1月17日,创业环保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选举唐福生先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主持董事会工作。
1月18日,三峰环境新选廖高尚出任董事长。履新前,出任重庆水务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2月,北控环境宣布,柯俭因工作安排变更,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同时宣布,选举现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陈新国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
4月,中国水务公告,公司董事会会议选举薛志勇先生任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随后,中国水务发布公司名称变更公告,“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于2024年4月16日变更为“中国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还有两大央企巨头--南水北调集团及三峡集团,也在上半年完成了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人事任免工作。
环境商会持续观察,2024年上半年IPO降温明显,体现在两方面,一是
IPO审核速度放缓
,二是
撤回和终止IPO的企业明显增加
。
根据环境商会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上半年退出IPO的环境企业已增至10家,分别为开诚生态、凤登环保、金龙股份、乐尔股份、华艺生态、赣州水务、英普环境、吉锐科技,以及新水环保与金陵环境。
这一现象是整个A股市场的缩影。根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统计,今年上半年沪深北三地交易所合计有296家IPO终止,已经超过去年全年IPO终止家数(282家)。不满足上市门槛新规、业绩大幅波动、存在大额分红、不符合板块定位、行业限制、内控有“硬伤”等成为IPO企业“梦碎”上市路的主要原因。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今年来尚无企业完成上市,而终止IPO的企业数量创下新高。但经过漫长等待,也有包括佛山环保、春晖能源、中法水务、厦门环能、东实环境等多家环境企业在6月末更新了IPO上市进程。后续商会将持续观察,期待目前排队的环境企业IPO成功。
此外,2024年上半年,伴随博天环境正式退市,东方园林、美尚生态等环境上市公司也在遭遇退市危机。一系列事件背后,除了受到退市新政影响之外,如果将时间线拉长,
深层次原因还是要回到2018年这一标志性时间节点
,要彻底走出当年的泥潭并非易事。
企业经营问题不予评述,从第三方观察视角看,这些带有民营基因的企业依然在创新发展,努力自救。
6月19日,博天环境集团的子公司--天际氢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示范基地启幕仪式在江苏常熟隆重举行。博天自2019年开始寻找新的事业增长点,将与主业关联度较高的水电解制氢装备作为主攻方向,并搭建在氢能行业拥有丰富经验的团队。
上半年,出让环保资产的消息接连不断,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企业给出的出让原因主要为聚焦主业、优化资产结构或是战略调整、资产变现、剥离不良资产等。
这些案例可以划分为三条线,
一是资产优化。二是曾经大举进军环保的国资跨界者剥离环保资产。三是变现自救。
产业上半场,规模增长逻辑下,规模化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继续调整。而且随着传统业务的萎缩,需求减弱后,冗余资产带来沉重负担,企业需要砍掉低效累赘、非主业和不良资产的部分。
2024年,北控水务年度工作会以“生存·提效·发展”为主题,工作会上,北控水务集团总裁周敏作了《大变局下的战略迭代与核心举措》的主旨发言,强调集团要全面实现资产提质增效与保值增值,升级资产结构布局。周敏表示,今年是集团正式开启轻资产转型“元年”,联合专业公司推动技术产品化和产品市场化。
在这一定调下,2024年,北控开启多项“瘦身健体”动作。开年,北控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转让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99.172%股权挂牌转让。6月,北控水务转让贵州环境能源交易所有限公司10%股权,转让底价为239.3万元。
与此同时,今年3月,北控水务集团轻资产科技平台公司在京揭牌成立,标志着北控水务集团轻资产转型迈上新台阶,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积蓄发展新动能。
上半年,首创环保转让其持有的ECO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te Ltd(下称“新加坡ECO公司”)100%股权,基准购买价格为6.05754亿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币约31.99亿元,最终买方为Seche Holdings (SG) Pte. Ltd.。该资产首创环保于2015年斥资约11.29亿元购入。
此前,首创环保持有两家重要境外经营实体,除本次交易的标的公司;另一家为BCGNZ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新西兰公司)主要经营地为新西兰。2022年,首创环保转让了新西兰公司的子公司100%股权,最终买方为Tui Bidco Limited,标的价值为19亿新西兰元。
至此,首创环保两家境外企业全部出售。首创环保称,此举旨在聚焦国内环保市场,此次交易完成后,将集中于境内环保主业业态项目,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出让环保资产这一行为背后,需要读取的是企业战略选择逻辑。
根据环境商会不完全统计,2024上半年发生环保资产收并购案27起,交易额超67亿。
上半年,出海正在集结成势,不少环境企业实现了海外事业的首次突破。
6月28日晚间节能铁汉公告,近日公司迪拜分公司与MAG of Life FZ-LLC签署了相关合同,合同金额28.22亿阿联酋迪拉姆(按当前汇率折合人民币约55.83亿元)。该项目为公司首个海外项目,本次合同金额占节能铁汉2023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14.18亿元的393.72%。
6月中旬,旺能环境签约首个海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其全资子公司浙江旺能环保与SIAM POWER Co., Ltd.下属两家子公司SIAM POWER NONGSARAI Co., Ltd.和SIAM POWER NAKLANG Co.,Ltd签署泰国SPNS和SPNK项目设计供货框架合同。泰国SPNS垃圾发电项目位于呵叻府巴冲县农萨莱镇,建设规模500吨/天,装机容量9.9MW。泰国SPNK垃圾发电项目位于呵叻府颂嫩县那格朗镇,建设规模500吨/天,装机容量9.9MW。本次设计供货框架合同涉及总金额约3.5亿元人民币。
环境企业“出海”案例不胜枚举,各个细分领域企业都在勇立“出海”潮头,是寻找新增长空间的重要方向之一,成效初现。
根据《环境专精特新领跑企业发展报告(2024)》所述,纵观环境企业海外业务布局发现,当前的国际化之路还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所有企业的海外业务仅限于海外销售,即使有在海外设立分子公司的企业,海外机构也仅限于市场销售功能。
不出海,就出局”吗?
近日,财经作家吴晓波表示,企业出海的最佳时间窗口只有5-10年。对于环境企业而言,扬帆出海仍需谨慎,“抱团出海”,依托链主企业,提升配套产品服务质量或许是更为现实的选择,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环境企业以出色的技术产品服务驰骋新浪潮。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不错,点赞收藏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