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算与结算的核对确认过程往往耗时较长,通常需要半年以上,甚至可能拖至一两年之久。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本文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探讨一下:
01
客观原因
定额编制与解释的简化 : 新版定额及其解释资料越来越简单化,缺乏详细的编制说明和解释,导致双方在执行标准上存在差异,进而产生争议。
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足 :过去,造价站的领导通常是行业的权威人士,能给出公正满意的回复。如今,造价站不再轻易接受咨询,即使接受,回复也往往缺乏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市场计价的不确定性 :虽然定额计价仍是主流,但市场定价的渗透使得定价标准变得模糊不清,双方难以达成一致。
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行业的发展,造价人员的数量急剧增加,但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各自立场不同,导致理解和执行上的分歧。
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性 :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于新型、复杂的工程结算纠纷缺乏明确规定。
02
主观原因
招投标及合同问题:
1、招标图纸不符合规范或设计深度不足,导致后期变更频繁。
2、控制价编制过于保守,或者与实际资金不符,使得施工单位难以盈利。
3、合同条款设置不合理,如要求施工单位承担过多风险,或对双方责任约定不明。
变更及签证问题:
1、变更指令未能及时“固化”,导致后期结算争议。
2、签证单上的意见模棱两可,缺乏明确性。
3、施工单位可能存在虚假签证的行为,而建设方和咨询方为了避免冲突,选择拖延或签署模糊意见。
各方利益博弈:
1、在财政评审或结算审计过程中,出于各方利益考量,“审减不审增”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03
解决方案
加强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完善 :针对新型和复杂问题制定相应的法规,提高法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造价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改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确保招标图纸符合规范,控制价编制合理,合同条款公平合理。
加强变更管理和签证管理 :建立完善的变更管理制度,确保变更指令及时“固化”,签证单上的意见明确具体。
平衡各方利益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财政评审和结算审计过程公正透明,避免“审减不审增”的现象。
综上所述,工程预算与结算中的争议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才能有效解决。
素材来源于网络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造价成本管理
返回版块1.16 万条内容 · 28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EPC总价包干,清单内容未施工部分的价款能否被扣减?引言: 在当今的工程建设领域,EPC模式因其高效整合资源、明确责任主体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关于 EPC 总价包干清单内容未施工部分价款是否应被扣减的争议。这一问题不仅涉及项目业主与承包商的经济利益,还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行业的规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减少合同纠纷,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与进度。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