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零碳或者说碳中和,已经成为全世界认同的未来发展趋势,“3060”已经成为指导和约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目标之一。为落实和支撑这一国家战略目标,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行动。
在区域层面,自下而上积极探索和践行“双碳”目标的脚步也在加快,其中,园区的“双碳”实践可圈可点。在近十年来低碳社区、低碳工业园、近零碳排放区的有益尝试和积极进展基础之上,“零碳园区”和“碳中和示范区”正成为下一阶段的新蓝图,目标是从园区入手,为实现“双碳”目标探索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实践路径和创新手段。
由于园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基于园区的探索与创新将成为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之一。园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具有人口产业聚集、能源资源消耗集中、创新要素聚集等特点。我国园区种类和功能多样,工业园、港口物流园、科技创新园、产城综合体、商务办公园、旅游度假区等是近年来常见的园区类型,其中仅工业园就贡献了全国破排放总量的31%。在迈向“双碳”的转型过程中,园区肩负着引领创新、打造最佳实践的使命。国务院在2021年10月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试点城市和园区给予支持”,体现了对“双破”目标相关的园区试点工作的高度重视。
中国的园区建设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是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关键手段。经过40年的探索和实践,园区在中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着突破和创新,有效推动了中国经济贸易的增长,并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截至2019年10月,中国共有各类国家级开发区628家,省级开发区2053家,各类产业园区15000多个,对中国的经济贡献达到30%以上。“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园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成为园区在这个时代新的重要使命之一。
作为人口和产业的主要聚集地,园区在提供经济生产力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成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一大主体,工业类型园区对全国碳排放总量的贡献率达31%。未来,中国园区的整体布局仍将在规模和数量上继续扩大,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口和产业将向园区聚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避免高能耗和高碳排放,力争以低排放、要排放为指引。在园区层面探索以零碳为目标的发展路径将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方面,各类园区面向零碳才能发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向价值。
另一方面,园区的物理尺度使其成为创新商业模式和机制试验和示范的最佳载体。园区的规模一般在10~300平方公里,具有产业聚集和用能形式多样的特点,为各类节能减排技术和搭施提供了应用空间,从而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园区的管理职责明确,园区管委会作为管理部门可以有效运用其行政手段,将园区的减排任务分配到具体部门、落实到具体项目上,通过指导和监管来保障示范项目有序而高效地落实。
在打造零破园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单位能耗强度、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等,影响这些因素的主体主要来自园区内建筑、工业和交通领域的用能需求。由于园区种类和功能多样,不同类型的园区用能特点各有不同,其要碳发展路径也会有所区别。
系统化的综合解决方案是打造零碳园区的重要手段
零碳对于园区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附加标签,而是会给园区带来全方位的颠覆性改变,使园区在取得经济效益和产业发展的同时,将减排降碳也作为重点发展理念之一并付诸具体措施和行动,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并最终实现碳中和。
能源系统是贯穿于园区生产生活各项经济社会活动的核心要素,因此零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整个能源系统的配合。从供给侧到消费端,不论是能源结构优化还是用能模式升级,各个环节和主体都需要根据碳中和理念进行调整和创新。
零碳园区综合解决方案是针对园区在能源领域零碳转型的关键点提出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作为一个全面一体化的综合操作指南,从能源规划、政策机制、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四个角度分别深入探讨了能够帮助园区实现零碳发展的有效措施,为要碳园区的建设提供支持。其中能源规划是园区落实零碳战略的基础,起到统筹指导具体实践措施的作用;政策机制以工具化的形式为节能减排手段的落实提供保障,从多角度推动园区零碳进程;商业模式能够解决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金问题,实现利益最大化,并吸引更多合作方加入;技术应用是在需求、技术和落地之间搭建桥梁,为园区零碳发展提供内核驱动力。
这四个手段之间相互配合,从不同维度解决园区零碳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系统化地帮助园区在能源系统中实现零碳目标。
附:《零碳园区综合解决方案》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节能技术
返回版块1.25 万条内容 · 12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家庭各方面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家庭各方面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家庭碳排放量的简易计算方法主要基于家庭日常使用的能源类型及其消耗量。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计算方法,涵盖了家庭用电、用水、用气以及出行等方面的碳排放量计算: 家庭用电碳排放量:家庭用电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计算方法如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 耗电度数 × 0.785这个系数(0.785)是基于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平均碳排放强度得出的。例如,如果家庭一年用电1000度,那么其因用电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785千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零碳园区解决方案的重要性论述,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