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新鲜事 \ 华工院倪阳大师:未来建筑模式探讨——次级地面 体系分离建筑

华工院倪阳大师:未来建筑模式探讨——次级地面 体系分离建筑

发布于:2024-10-21 14:29:21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新鲜事

来源:建筑结构

|

作者:倪阳

[复制转发]


本文来源:建筑结构(ID:buildingstructure)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倪阳 在“  第七届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技术交流会  ”上作了题为《未来建筑模式探讨——次级地面+体系分离建筑》的精彩报告,现分享给大家。

报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未来城市与建筑思考、未来社区模式、什么是好房子、设计理念、实现路径。


NO.1

     

     

未来城市与建筑思考

   
本节首先指出,未来城市与建筑发展要紧密结合 碳达峰、碳中和 的战略需求,探索 城市建设的模式转型 。国家发改委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 新型城市建设的六大维度: 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 中国的城市建设步入精细化、品质化的新阶段,” 绿色低碳 ”是未来城市与建筑发展的主题。
当下,城市与建筑发展应当充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诉求,营造 高品质人居环境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后介绍了未来城市与建筑的发展目标。提出了 一个多目标关联的价值体系,就是 高品质人居环境 绿色低碳可持续 的有机结合。

想要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分享了几个案例。 绿色低碳城市案例 包括 哥本哈根 “指状”绿廊规划、伦敦金丝雀码头、新加坡无车之城登加新镇 未来建筑案例 包括 宜家好邻居(奥地利);加拿大广场8号办公楼改造(伦敦);国家银行办公楼改造(阿姆斯特丹)
介绍了 未来城市与建筑愿景的基础核心、目标导向、体系分离、本体系统、秩序系统、技术扫描、产业辐射


NO.2

     

     

未来社区模式

     


本节介绍了 未来社区模式 ,包含 基本格局与单元适应性、空间廊道与景观意向、功能布局与社区生活圈、城市界面与骑楼意向、社区组团
基本格局与单元适应性   需要考虑场地气候与土地效率,确定基本格局与整体朝向,模块化的单元设计,可进行适应性复制、调整、推广。
空间廊道与景观意向   :预留城市风廊、绿廊、水廊空间,满足通风、景观、排水需求。
功能布局与社区生活圈   :中心配建中小学、养老院、社区医院、运动公园等设施,建立 十五分钟生活圈 ;外围组团以居住功能为主,组内内部配建社区中心、食堂、幼儿园、养老卫生站和配套商业等公服设施,建立 五分钟生活圈
城市界面与骑楼意向   :主要道路两侧控制形成连续的骑楼街界面,营造宜人的街道尺度。
社区组团   :模块化的单元设计,以450m*450m为一个社区组团,150m*150m为一个基本社区单元。旨在打造绿色低碳的全龄友好社区示范。

NO.3

     

     

什么是“好房子”

     


“好房子”需要满足多元需求导向   。由于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住户对于选择何种生活居住模式有了更大的自由,生活方式趋向多样化。住户参与住房改造的行为也逐步增加,使住房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 住宅需要满足对住户多元适应、灵活适配与全生命周期的长效适变
现在盖房子的问题在哪里?当前问题导向包括 传统住宅问题突出,亟待标准化 。当前, 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不够高,建造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存在造价高、品控难、工期长、污染重、能耗大等问题 。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当下,传统建筑业的工业化、产业化转型已迫在眉睫。
“标准化”的营造常常带来“个性化”的缺失;个性化”的设计往往增加“标准化”的难度   ,二者相互制约,矛盾突出,难以耦合。


NO.4

     

     

设计理念

     


探索未来住宅   ——“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介绍了未来住宅案例——“ SI住宅 ”。20世纪80年代,日本住宅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SI体系开始在日本推广应用。SI住宅体系指住宅结构体(Skeleton)和填充体(Infill)完全分离,通过架空地板、天花、墙体将住宅的骨架与设备、内装分离,可在不破坏结构体的情况下进行维修、更换,并灵活改变室内布局,以此有效延长住宅寿命。
提出了一种 灵活可变的建筑开放平台——次级地面 + 体系分离 。此平台包括以下几点: 工厂标准化生产装配、提供低成本模块化部品库、住户个性化自由设计、户内部品可更替、易拆改
此平台包含 自主支配的空中平台、可建单元、现代岭南
自主支配的空中平台   :将标准层主体管线及公共交通位置划分完毕后,住户可自由选择适合自身居住模式面积与平面布局方式,同时保留设置空中花园的条件,形成高层住宅新模式。
可建单元   :用户可根据其自身需求与经济条件自由选择购买的地块面积,在可建设范围占比不大于出售用地的90%的范围内,可自行设计庭院与功能房布局组合,真正形成每个人自己的“好房子”。
现代岭南   :以可建设范围控制线围合出岭南建筑特色空间冷巷、骑楼等适应当地气候的空间。每块矩形用地单独出售,亦可两块用地同时出售,灵活组合。设定可建设范围占比不得大于出售用地的90%。


NO.5

     

     

实现路径

     
实现路径主要体现在 恒定体系 + 可变体系
恒定体系 包括 现浇梁柱体系 + 装配式楼板   浮筑层集成管线采用集成楼盖(双层楼板),利用上下板之间的空腔安装设备管线,以达到装配建筑设备管线模块化、标准化设计要求。
模块化建造体系   住宅塔楼核心筒为现浇体系 。住宅标准层仅需通过两个尺寸预制楼板,便可完成搭接。8100X1800以及8100X2600的预制板,均为现时预制工厂可实施、可运输的基本尺寸。最大化体现装配式标准化优势,同时实现造价优化及现场拼装的灵活性。
降本增效   :地上建安工程费由恒定体系工程费及可变体系工程费组成。恒定体系通过优化模块,使 标准层叠合板仅两种 ,降低整体建造成本;可变体系则是将内装部品模数化、平台化统一生产, 后期改造成本低,周期短 。按照当前市场情况估算建安工程费约为4550元/㎡,同类型项目平均建安工程费约为5000元/㎡,本项目对比同类型项目节省约450元/㎡。   随着可变体系部品生产的平台化、规模化,项目整体建安工程费将逐步降低。

可变体系 包括 墙体/柜体 + 架空楼面 + 设备系统,软装(用户二次购买)
模块化内装部品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并考虑运输安装的便利性,将装配式单元墙体以300mm、600mm、900mm为基本模数进行标准化设计,针对不同功能空间,对墙体的材质、防水性能进行差异化区分。进行个性化智慧选择。
标准化工厂生产装配   :在用户确定户型方案并确定采购部品后,“户型包”经货运到达用户地址,吊装或经货梯入户,随后工人完成干式工法安装。从而实现 高效率、低成本、可循环


总的来说,期待用工业化的思维,改变现有的建造方式,期望未来建筑可以达到高品质、低碳、智慧。  


END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结构新鲜事

返回版块

2436 条内容 · 7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住建部:各级住建部门要将“数字住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

日前,住建部官网发布“ 数字住建 ”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其中提到, 到2027年底,“数字住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部、省、市三级“数字住建”工作平台高效联通,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建成运行,数字化政策标准和安全防护支撑能力明显提升,住房、城乡建设、建筑业等领域数字化发展成效显著,工程建设领域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协同高效,城市运行管理基本实现“一网统管”,住房公积金等数字化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