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修设计 \ 装饰装修材料 \ 节能,从选择城市化模式开始

节能,从选择城市化模式开始

发布于:2006-01-11 10:08:11 来自:装修设计/装饰装修材料 [复制转发]
能源问题是我国在本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能否有效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关乎中国经济的前途,也关乎全球的经济发展。借鉴别国成功经验,避免重蹈覆辙,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惟一的选择。
  城市化模式决定能耗高低
  我国在能源问题上所面临的形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几个差别。
  其一,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低。至2001年底统计,我国探明煤炭储量1145亿吨,石油33亿吨,天然气13700亿立方米。但人口基数巨大,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煤炭只有55%,石油是11%,天然气仅为4%。2000年进口石油已占消费量的33%,并逐年上升。按此速度到2020年,进口油气的比例有可能达到50%以上,这将影响国际能源市场供求关系。
  其二,我们正处于城市化高潮。全国每年约有1800万人正从农村迁往城市。每年城市里新建建筑的面积大约有10亿平方米,农村建筑也在10亿平方米左右。比如,上海一个市的新建建筑面积就相当于整个欧盟。一般来说,当城市化比例达到30%时将进入起飞期,在30%至75%期间处于高速发展期,到75%以后人口迁移速度则减慢。我国现在的城市化比例是39%,已处于起飞期。这一时期有可能持续30至40年。经过这段时期之后,人口的空间布局将在国土面积中基本固定:一是人口在全国区域内的分布固定;二是城市形态基本固定,大中小城市格局基本固定;三是各类城市内人口的密度相对固定。这三个层次人口密度的分布,就决定了能源的消耗。
  其三,城市化高峰与机动化高潮合并。我们目前的阶段相当于美国上世纪50年代时城市化与机动化叠加的情况。美国在二战后出现了严重的“郊区化”现象,即城市密度相当低。1950年,美国每平方英里城市建成区内居住着9000多人,1990年时这一数字降到了3000多人。城市密度的急剧下降,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如美国与德国、丹麦与瑞典等西欧国家在人均收入方面相差不大,但因城市人口密度低,汽车使用率是欧洲人的3倍以上,导致人均能源消耗比他们高出1倍以上。因而,采取何种城市化模式,也就决定了今后能耗的高低。
  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城市化的惟一选择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惟一的选择。
  第一,坚持走紧凑型城市化道路。在这方面荷兰有不少成功经验,如让城市保持一定的密度,避免“郊区化”现象。只有合理的密度,才能高效建设和使用城市基础设施,节约土地和维护生态平衡,从而真正达到节能的效果。
  第二,大城市与超大城市要有合理的空间结构。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城市都应采取有机疏散的发展模式,而不能“摊大饼”。“摊大饼”带来的直接恶果就是能源的巨大浪费。如荷兰将多个中等城市组合成一个城市集群,各个城市的功能各不相同,然后组合在一起就形成高效率的城市群。荷兰的城市与农村几乎都有鲜明的分界线,这边是繁华的城市,跨过一步就是田园风光。
  第三,强调土地使用功能的适当混合。居住地与工作场所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接近,避免再出现工作与居住明显分区的现象。在这方面,美国正在反思,上世纪末提出了“精明增长”规划模式,贯彻紧凑社区、就近就业、低开发和环境成本、尊重自然生态、混合土地使用等原则。
  第四,推广节能的新理念。在城市发展中,应将生态型城市的理念包容进去,促使走上循环经济的道路,即利用最少的能源消耗,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
  第五,实行最严格的城市规划与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只有这两者相辅相成,土地的利用才是合理的,也才能达到合理的能源消耗。在美国,联邦政府不管土地规划,决定权在州政府,州政府又将它下放到市政府,加上土地又是私有的,因而农场主将土地廉价出售的情况相当普遍,从而推动了郊区化。有人说,美国现在是“醒着犯错误”,明明知道那是错的,却无法纠正,因为从一开始的城市化格局就“铸成了大错”。相比之下,西欧国家在城市化高潮期重要的城市规划一般都由上级政府决定,从而避免了美国那样的错误。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迫在眉睫
  汽车进入家庭的趋势不可逆止,关键问题是如何发展节能、方便和有效的交通系统,一是发展公共交通,二是提倡可行走式城市。
  公共交通越发达,能耗越低。西欧发达国家与美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接近,但人均能耗只有美国的一半。公共交通比美国发达是主要原因之一。正因欧洲的城市人口密度高,公共交通的效率才会高。关于公共交通问题,应澄清几个认识。一是应将注意力从泛泛治理城市交通问题转移到公共交通优先上来。机动化到来的时候,不可能同时解决所有交通工具的出行通畅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在典型的“摊大饼”城市伦敦,如将市中心区的地面建筑全部架空,都变成交通道路,它也仍然无法满足私人交通需求。只有发展公共交通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二是大力推进绿色公共交通,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燃料,如用甲醇、天然气和电车等。三是建设快速的公交系统。如将公交车专用道放在马路中间的快车道上,乘客过人行天桥迅速上下车。在有的国家,公交车一到路口,交通信号灯立刻变绿,真正做到了公交优先。四是发展智能交通,让每一个驾驶员都能随时知道何处交通拥堵,以选择最通畅的道路,达到节能的效果。五是对城市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设计,建设“步行城市”。
  建筑节能,从打地基开始
  我国目前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8%。现在的住房面积约有400亿平方米,而能达到节能标准的只有百分之零点几,新建的也只有15%达到节能标准,所以这方面今后有着巨大的空间。有一组数字颇能说明问题:执行新的国家节能标准以前,北京的能耗每平米约为31.7瓦,哈尔滨为33.7瓦,而瑞典、丹麦的数字约为11瓦。实行新标准以后,北京为20.6瓦,哈尔滨为21.9瓦。也就是说,如完全执行新标准,起码能降低35%的能耗。要是能达到像丹麦这些欧洲国家的节能水平,那能耗就可降低70%以上。
  我们面临的很大问题是建房者对节能没有利益概念,也就是说还没能够运用价值规律作为节能的载体。我们应努力的方向为:
  实行分户供热。我国普遍的福利性供热体系,只要房间太热就开窗散热,造成极大的热能浪费,而可以节能的门、窗、墙体等材料和新技术却不愿选用。而在欧美等国,早已从法律角度规范节能标准。根据芬兰的经验,不改现行房屋结构,只改变热能计量方式,即改成分户计量,就可节能30%以上。如果推行节能技术,那么节能的效果就会更加可观。
  选择节能技术。一般的房子里,30%的热量从窗户跑掉了。如果选用双层玻璃,中间再充上惰性气体,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热量散发。35%热量从墙体散发,如采用隔热材料,增加保温层,节能效果就很明显。
  提倡绿色智能建筑。我们过去对智能建筑有个错误的理解,以为一般的房子加上网络、宽带和智能设备就是智能化建筑了。其实,智能化建筑首先就是要达到节能的标准和良好的居住舒适度,其次才是家具的智能化和安全保卫的智能化。实际上,智能化建筑不一定就是豪华的,但它必须是低能耗的。美国有些智能化建筑造价比普通建筑还低15%,因为它们追求合理的结构,讲究实用功能和外观的简洁,利用了可回收材料,而不追求豪华装饰。
  使用新能源与洁净能源。可以充分利用地热泵技术,如冰岛等国家,建筑房子时先在地上打两个洞,通过电泵将地下水循环起来,为整座房子供热。惟一耗能的就是电泵。而在丹麦等国,由于地处海边,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条件得天独厚,使用热泵技术时结合风能与太阳能,用风能与太阳能来带动电泵就可以做到“零能耗”。
  节水节材,再达到节能。实际上,多消耗材料,多消耗水,就是多消耗能源。清洁水和材料都是能源加工出来的。我国每年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约为1万亿元人民币(商品房),还不包括农村的建筑,在城市基础设施5000亿元,这些都将消耗大量的材料。如能做到节水节材,节约能源的数量将会是天文数字。其实,在节能方面,我们应该提出这样一句非常响亮的口号:“耗能就是污染”。消耗能源就会产生废气和其他污染物,即使不产生废气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而这是《京都协议书》要严格限制的。
  综上所述,要想真正做到节能,就得从城市化模式这一源头做起,它相当于节能的龙头部分,发展公共交通、提倡建筑节能和使用新能源等相当于龙身、龙爪、龙尾。没有龙头,后面也都无从谈起。我们应该认识到,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模式,决定了我们今后能否应对能源危机。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装饰装修材料

返回版块

6.33 万条内容 · 19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雾里看花 绿色涂料该如何进行界定?

关于绿色涂料的界定,应分为三个层次。 一、涂料的总有机挥发量(VOC)。有机挥发物对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社会和人类自身构成直接的危害。涂料是现代社会中的第二大污染源。第一污染源是交通运输业带来的,如汽车尾气、油品渗透等。因此,涂料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洛杉机地区在1967年实施了限制涂料溶剂容量的66法规,自此以后,国外对涂料中溶剂的用量的限定愈来愈严格,开始的时候,只对一些可发生光化学反应的溶剂实施限制,但后来发现几乎所有的溶剂都能发生光化学反应,除了水、丙酮等以外。因此,我们常用的一些溶剂如甲苯、二甲苯、丁酮、醋酸酯等都在限制之列,乙醇也不例外。总之,我们应该尽量减少这些溶剂的用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