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1 内容索引
在自定义报告模板中,需要指定输出的内容,输出的内容由特定的函数确定,为了方便用户的查找,在表 13 1中列出了所有支持的函数,至于函数的意义请在13.4.2节中根据相应编号查找。
表 13 1
编号 函数名 函数意义
1 PS(K,LR,S) 截面特征
2 PE(K) 单元特征
3 FS(K,LR,LOAD,S) 单元施工阶段内力
4 FU(K,LR,LOAD) 使用阶段内力
5 FZ(K,LR,TYPE,UN,CMB,S) 使用组合内力
6 SS(K,LR,SEC,LOAD,S) 施工阶段荷载应力
7 SU(K,LR,SEC,LOAD) 使用阶段荷载应力
8 SZ(K,LR,SEC,CMB,S) 组合应力
9 CR(K,LR,CMB) 裂缝
10 UR(K,LR,TYPE,CMB) 强度
11 AR(K,LR,NU,CMB) 估算配筋面积
12 CF(K,NUM) 拉索初张力
13 IF(K,LR,NA,NUM) 内力影响线
14 DS(J,LOAD,S) 施工阶段位移
15 DU(J,LOAD) 使用阶段位移
16 DZ(J,TYPE,CMB,S) 组合位移
17 ID(J,NA,NUM) 位移影响线
18 RS(J,LOAD,S) 施工阶段支反力
19 RU(J,LOAD) 使用阶段支反力
20 RZ(J,TYPE,CMB,S) 组合支反力
21 IR(J,NA,NUM) 支承反力影响线
22 PT(K) 钢束特征
23 TST(K,CMB,S) 钢束组合最大应力
24 STR(TYPE,NUM) 取字符串
25 TU(KS=,GTYPE=,INDEX,……) 结构效应图形
13.4.2 可输出内容
各输出的内容函数具体如下(没有区分平面杆系及空间网格体系的地方,数据限定是相同的):
1. 截面特征:PS(K,LR,S)
K:指定单元;
LR:左右;
S:指定阶段号 // 0阶段表示原始信息和毛截面特征;
平面杆系属性:
• X:节点坐标;
• Y:节点坐标;
• A:截面面积;
• I:截面抗弯惯矩;
• y:截面中性轴高度;
• H:截面高度;
空间网格体系属性:
• X:节点坐标;
• Y:节点坐标;
• A:截面面积;
• IX:截面抗扭惯矩;
• IY:竖向抗弯惯距;
• IZ:横向抗弯惯距;
• y:截面中性轴高度;
• H:截面高度;
索引示例
• PS(5,L,10).X;// 第10施工阶段.第5单元.左节点X坐标。
2. 单元特征:PE(K)
K:指定单元;
属性:
• W:单元重量;
• CW:单元自重提高系数;
• T:单元类型;
• HL:单元左节点号;
• HR:单元右节点号;
索引示例
• PE(5).W;// 第5单元重量。
3. 单元施工阶段内力:FS(K,LR,LOAD,S)
K:指定单元;
LR:左右;
LOAD:指定施工荷载类型1-11,其值及含义参见13.4.3节
S:指定施工阶段;
平面杆系属性:
• M:弯距;
• Q:剪力;
• N:轴力;
空间网格体系属性:
• MX:扭矩;
• MY:竖向弯矩;
• MZ:横向弯矩;
• QY:横向剪力;
• QZ:竖向剪力;
• N:轴力;
索引示例
• FS(5,L,9,2).M;// 第9施工阶段.第5单元.左截面.永久荷载弯矩
4. 使用阶段内力:FU(K,LR,LOAD)
K:指定单元;
LR:左右;
LOAD:指定使用荷载类型1-105,其值及含义参见13.4.3节
平面杆系属性:
• M:弯距;
• Q:剪力;
• N:轴力;
空间网格体系属性:
• MX:扭矩;
• MY:竖向弯矩;
• MZ:横向弯矩;
• QY:横向剪力;
• QZ:竖向剪力;
• N:轴力;
索引示例
• FU(5,L,4).M;// 第5单元.使用阶段.收缩荷载弯矩。
5. 使用组合内力:FZ(K,LR,TYPE,UN,CMB,S)
K:指定单元;
LR:左右;
TYPE:指定类型,取值参见平面杆系指定类型和空间网格杆系指定类型
平面杆系指定类型:
• MAXM:最大弯距;
• MINM:最小弯距;
• MAXQ:最大剪力;
• MINQ:最小剪力;
• MAXN:最大轴力;
• MINN:最小轴力;
空间网格杆系指定类型:
• MAXM:最大弯距;
• MINM:最小弯距;
• MAXQ:最大剪力;
• MINQ:最小剪力;
• MAXN:最大扭矩;
• MINN:最小扭矩;
UN:极限状态,其值为:
• U: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CMB:指定组合类型1-9;
S:如果CMB=5,表示是施工阶段组合内力,因此需指定阶段号;
平面杆系属性:
• M:弯距;
• Q:剪力;
• N:轴力;
空间网格体系属性:
• MX:扭矩;
• MY:竖向弯矩;
• MZ:横向弯矩;
• QY:横向剪力;
• QZ:竖向剪力;
• N:轴力;
索引示例
• FZ(5,R,MAXM,U,2).MX;// 承载能力组合2.第5单元.右截面.最大扭矩;
• FZ(5,L,MINM,N,5,2).M;// 正常使用组合5.第2施工阶段.第5单元.左截面.最小弯矩。
6. 施工阶段荷载应力:SS(K,LR,SEC,LOAD,S)
K:指定单元;
LR:左右;
SEC:指定截面类型1-4;1-主截面,2-附1截面,3-附2截面,4-附3截面;
LOAD:指定施工荷载类型1-12,其值及含义参见13.4.3节
S:指定施工阶段号
属性:
• T:上缘正应力;
• B:下缘正应力;
索引示例
• SS(5,L,3,4,2).T;// 第2施工阶段.第5单元.左附2截面.预应力引起的上缘正应力。
7. 使用阶段荷载应力:SU(K,LR,SEC,LOAD)
K:指定单元;
LR:左右;
SEC:指定截面类型1-4;1-主截面,2-附1截面,3-附2截面,4-附3截面;
LOAD:指定使用荷载类型1-105,其值及含义参见13.4.3节
属性:
• T:上缘正应力;
• B:下缘正应力;
索引示例
• SU(5,L,3,4).T;// 使用阶段.第5单元.左附2截面.收缩引起的上缘正应力
8. 组合应力:SZ(K,LR,SEC,CMB,S)
K:指定单元;
LR:左右;
SEC:指定截面类型1-4;1-主截面,2-附1截面,3-附2截面,4-附3截面;
CMB:指定组合类型1-9;
S:如果CMB=5,表示是施工阶段组合应力,因此需指定阶段号;
属性:
• MAXT:上缘最大正应力;
• MINT:上缘最小正应力;
• MAXB:下缘最大正应力;
• MINB:下缘最小正应力;
• MAXTAU:最大剪应力;
• MINTAU:最小剪应力;
• MAXA:最大主压应力;
• MINA:最小主拉应力;
• CMAXT:上缘容许最大正应力;
• CMINT:上缘容许最小正应力;
• CMAXB:下缘容许最大正应力;
• CMINB:下缘容许最小正应力;
• CMAXTAU:容许最大剪应力;
• CMINTAU:容许最小剪应力;
• CMAXA:容许最大主压应力;
• CMINA:容许最小主拉应力;
• bMAXT:上缘最大正应力是否满足;
• bMINT:上缘最小正应力是否满足;
• bMAXB:下缘最大正应力是否满足;
• bMINB:下缘最小正应力是否满足;
• bMAXTAU:最大剪应力是否满足;
• bMINTAU:最小剪应力是否满足;
• bMAXA:最大主压应力是否满足;
• bMINA:最小主拉应力是否满足;
索引示例
• SZ(5,L,3,2).MINT;// 正常使用组合2.第5单元.左附2截面.上缘最大正应力;
• SZ(5,L,3,5,7).MINT;// 正常使用组合5.第5单元.第7施工阶段.左附2截面.上缘最大正应力。
9. 裂缝:CR(K,LR,CMB)
K:指定单元;
LR:左右;
CMB:指定组合类型1-9;
属性:
• CT:上缘裂缝宽度(mm);
• CB:下缘裂缝宽度(mm);
• CC:容许裂缝宽度(mm);
• bT:上缘是否满足;
• bB:下缘是否满足;
索引示例
• CR(5,L,3).CT;// 正常使用组合3.第5单元.左截面.上缘裂缝宽度。
10. UR(K,LR,TYPE,CMB)强度:
K:指定单元;
LR:左右;
TYPE:指定类型,取值为平面杆系类型和空间网格体系类型
平面杆系类型取值如下:
• MAXM:最大弯距;
• MINM:最小弯距;
• MAXQ:最大剪力;
• MINQ:最小剪力;
• MAXN:最大轴力;
• MINN:最小轴力;
空间网格体系类型取值如下:
• MAXM:最大弯距;
• MINM:最小弯距;
• MAXQ:最大剪力;
• MINQ:最小剪力;
• MAXN:最大扭矩;
• MINN:最小扭矩;
CMB:指定组合类型1-9;
平面杆系属性:
• Nj:极限轴力;
• Qj:极限剪力;
• Mj:极限弯矩;
• R:极限抗力;
• T:受力类型;
• bR:是否满足;
• Mcr:开裂弯矩;
• Add:附加钢筋面积;
• bX:受压区高度是否满足;
• bMin:最小配筋率是否满足;
空间网格体系属性:
• Nj:极限扭矩;
• Qj:极限剪力;
• Mj:极限弯矩;
• R:极限抗力;
• T:受力类型;
• bR:是否满足;
• Mcr:开裂弯矩;
• Add:附加钢筋面积;
• bX:受压区高度是否满足;
• bMin:最小配筋率是否满足;
索引示例
• UR(5,L,3,3).Mj;// 承载能力组合3.第5单元.左截面.极限弯矩。
11. 估算配筋面积:AR(K,LR,NU,CMB)
K:指定单元;
LR:左右
NU:极限状态:
• 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U: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CMB:指定组合类型;
属性:
• T:上缘配置面积;
• B:下缘配置面积;
索引示例
• AR(5,L,N,3).T;// 正常使用组合3.第5单元.左截面上缘配置面积。
12. 拉索初张力:CF(K,NUM)
K:指定索单元;
NUM:调索次数;
属性:
• CS:张拉阶段号;
• CF:张拉力;
索引方式
• CF(5,1).CS;// 第5号拉索.第一次调索阶段号;
• CF(5,2).CS;// 第5号拉索.第二次调索阶段号;
• CF(5,1).CF;// 第5号拉索.第一次调索索力值。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