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马良行MAHOOOO(id:cn-mlhang),满足你对建筑的所有好奇】
在地营造,包含了建造与地域条件的关系及空间中的社会关系,既包括建筑师对当地气候、环境的回应,对资源、材料的利用,亦隐含了建筑师对人文、历史的思考。马良行近期推出【在地营造者】栏目,我们将陆续邀请国内外那些独具地域性的实践者,从不同的地域发声,当一片片细小的切口终于汇聚,也许我们可以真正的去谈谈中国的地域性……
本期受访者为三磊设计总裁/设计总监张华,内容涉及其对于地域性的认识,以及就银川韩美林艺术馆而言,他与其设计团队在建造过程中,基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特征、历史文脉、场地条件,而进行的契合场地并形成场所意义的建筑营造活动。
受访人:张华
三磊设计 总裁 / 设计总监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
...............................................................
如今,
大量建筑是在非地域性的价值观指导下建设的,
探讨地域性的建造,反而成为非主流。
................................................................
Q:近年来,越来越多人谈论地域性建造,包括今年刚刚斩获普利兹克建筑大奖的西班牙三人组RCR Arquitectes、2016年获奖者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2012年获奖者王澍、2009年获奖者彼得·卒姆托、2002年获奖者格伦·马库特等等,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委们似乎也对在地性建筑颇为青睐。你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A:关注地域性并非一种趋势,要看建筑所处的具体位置,是在城市中心、城市边缘,或是在其他某个地区。如今,建筑的全球化、强力的资本运作、城市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在这种行业环境下,即便建筑师有再多的想法,实践起来也是有难度的。比如说,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即城市建设的密集区域,这种国际性全球化的建设方式,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它已然成为一种主导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正是在这个不可阻挡的主流之下,一些对地域性的探讨与实践就变得尤为重要,其中包括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环境价值等,都变得弥足珍贵。
何谓主流?判断所谓主流是以建设量为标准吗?如果说统治着所有建筑的总量是在特定价值观的指导之下建设的,被称为“主流”,也就验证了我们此前所说的观点,也就是说大量的建筑是在一种非地域性的价值观指导下建设的。这样一来,一些探讨地域性的建造,反而成为非主流的趋势,那么,这样的实践更值得尊重。
...............................................................
以韩美林艺术馆为例,
讲讲在地建造的方式。
................................................................
Q:基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特征和历史文脉,契入场地建造出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建筑,就银川韩美林艺术馆的设计过程,你做了哪些调研和尝试?(当地气候、场地环境、材料、资源、历史文化等方面)
A:我们确实是花费了很多精力去做这件事。建筑的选址是由韩美林老师、当地管理部门,还有三磊主创团队一起选定的。从整个选址上,就已经充分考虑了该建筑的使命,包括它跟贺兰山的关系、跟岩画的关系、跟整个空间参观动线的关系,还有建筑在整个贺兰山旅游景区里面所担当的角色。建筑代表了的韩美林老师对于贺兰山的尊重,以及他个人艺术与岩画之间奇妙的关系,还有建筑设计师对于大地、山体、岩画、人的理解,这里所承载的一切全都反映到了建筑之中。在选址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充分考虑了建筑与山体的关系,同时,考虑到建筑与贺兰山岩画遗址,所形成的视觉关系和景区参观动线,最后,我们选定了这个位置。
▲ 场地现场环境
▲ 三磊团队第一次到访银川考察现场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