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混凝土建筑走下坡路:建筑工人何去何从?

混凝土建筑走下坡路:建筑工人何去何从?

发布于:2017-06-07 17:42:07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一栋30层的高楼,如果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投入12个工人最快只需要180天就可以建成。而如果用传统建造方式,要想在180天建成30层的高楼,肯定是无法完成的。这就是装配式建筑的神奇效率。


随着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传统混凝土建筑正有被装配式建筑逐渐替代的趋势。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为行业带来新气象,也使得行业面临洗牌和重构。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赵路兴在第八届中国(永康)国际门博会装配式建筑与配套门窗发展论坛上表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去年9月,国务院就出台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面积中的比例从目前的不足5%上升至30%。


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有专家表示,未来10年中国装配式建筑的市场规模将累计达到2.5万亿元。而从经济发展全局看,发展装配式建筑也有着重要意义。


引领行业变革


在过去30年里,建筑业虽然高速发展,但也面临诸多问题。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质量不可控等问题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


所谓装配式建筑,是指把建筑需要的墙体、叠合板等预制构件,在企业车间按标准生产好,将预制件在施工现场装配,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


通俗来讲,就是在建造过程中,像造汽车一样造住宅“零部件”;像“搭积木”一样安装房子;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将生产工地变为“总装车间”进行“拼装”。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研究员葛昕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装配式建筑是把在工厂加工制作好的装配式构件和部品,包括梁、柱、楼板、内外墙板、门窗、楼梯、连接节点、水暖电设备等运送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装配连接方式建造而成的建筑就是装配式建筑。


“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其特点就是‘搭积木’式造房子,流水线上‘生产’房子。”葛昕说道。


“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化解过剩产能、培育新的产业。随着国家鼓励装配式建筑的政策不断出台,建筑行业将引发强烈的行业变革,建筑业的‘积木时代’正在到来。”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新能源设计研究中心运营部经理杨超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钢结构研究所所长孙晓彦表示,当下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最好时机。随着科研工作持续开展,工程实践不断积累,技术不断进步,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等权威标准的发布,为中国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随着开发、设计、生产、施工、装备等全产业链的逐步形成,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将迎来春天。”孙晓彦指出。


地方积极响应


正是看到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以及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各地对于装配式建筑也是青睐有加,不断加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针对装配式建筑及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又有很多地方都出台了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具体发展规划。


其中北京市印发了《北京市发展装配式建筑2017年工作计划》。该计划指出,2017年是北京市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关键之年。到2017年末,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0%以上。初步形成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产业能力。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新建工业建筑应采用装配式建筑。


近日,河北省住建厅印发了《河北省装配式建筑“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河北装配式建筑与京津共同发展的目标、路径和任务,规划期为2016年到2020年。明确钢结构比例不低于10%。计划在毗邻雄安新区的保定市依托装配式建筑基地企业,打造以服务北京市、雄安新区和保定周边地区为主的装配式建筑示范园区。


除了北京、河北以外,西安,烟台等地也都出台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的意见,明确了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所占的比例。杨超指出,从各地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积极响应来看,在宏观经济形势要求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之下,建筑业生产方式大变革的趋势已然显现,以现场浇筑为主的建造方式将大幅减少。


此外,有分析人士还指出,随着装配式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将带动一大批绿色建材的发展。


葛昕指出,目前,我国已全面启动了绿色建筑国家行动,绿色建筑将用绿色的建筑钢材,因此就要求钢厂提供环保、节能型建筑钢材,绿色建筑钢材将越来越受到装配式建筑的青睐。


有机构测算,2015-2020年装配式建筑市场需求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7%以上,5年市场空间增量近2万亿,按照钢结构建筑占装配式建筑15%测算,钢结构装配式建筑5年空间增量近3000亿元。装配式建筑将有效带动钢结构需求,钢结构行业市场空间增大,绿色建筑钢材将迎来集中爆发期。


建筑工人何去何从


从现在来看,装配式建筑发展步伐已经加快,而装配式建筑的一大明显特点就是人工成本的减少。


据了解,装配式建筑在正式建造前,建筑构件实行预制,而且多为机器操作完成,这和通常人工浇筑的方式产生了极大不同。由于各类构件提前已经制造好,建造中的步骤开始演变为按照图纸直接用机械进行构件的堆砌,涉及人工的部分明显减少。


建筑行业的行业工种很多,传统模式下有泥工、木工、水电工、焊工、架子工、幕墙工、混凝土工等岗位。几乎建筑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依赖人工操作,分工十分精细化,几乎等同于“人海战术”。但在采取装配式模式之后,由于很多构建已经制作好,工作的重点在“装配”,这就使得传统岗位减少,对于建筑工人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看着一车车拉来的钢构,不禁感叹机械化的效率。照这样下去,像我们没有一技之长的,以后在工地上找活干都变得很困难。”一位建筑工人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坦言道。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少用人工而不是不用人工”。装配式建筑在其前、中、后期都需要人工参与其中,即使发展很完善的国家,也几乎无法完全不使用人工来建造一个建筑。但是必须明确一点的是,和装配式建筑配合的人工需要更加的懂技术、懂操作、懂方法、懂科学。


“装配式建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传统建筑岗位大幅缩减也是事实。这就给传统的建筑工人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建筑工人从传统的人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要利用装配式建筑已经在建的机会,接触甚至实地了解装配式建筑,加强学习,掌握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操作。”西安乐途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肖继辉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当然,对于传统建筑工人而言也不需要过分担忧。有分析指出,装配式建筑主要环节是“拼装”,工人最重要的工作转换为现场操作的定位、就位、安装、细节处理。所以在很多传统岗位减少的同时,也会衍生其他岗位,如对大型机械的调度和操作,各构件间的焊接、浇筑等岗位会增加。


“新的技术模式出现,肯定会有新的岗位需求。对装配式建筑而言,各种预制机器的使用、各类小型、大型机械的调度与使用、生产过程中必须人工参与的细节等都是可以预见的岗位空缺。”一位建筑行业的业内人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指出。


此外,为确保装配的准确性和具体建筑体特别部分的标准性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性人才,这样的岗位势必会增加,但相应的岗位要求也一并升级。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3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材料应用:发光建筑外立面改造的上海衡山坊

你去过上海么,那你去过这样的上海么? 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890弄8号楼,这里的建筑外立面改造是衡山坊历史街区改造的一部分。 衡山坊街区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南北由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组成,北部建于1934年,属于老上海弄堂型建筑。南部建于1948年,借鉴西方风格采用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 地铁9号线横穿衡山坊,对原有的建筑地基造成了影响。加上这区域的建筑又年久失修,就对整个区域建筑进行了加固修缮,之后再作为商业区对外经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