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公开性,促进“多规合一”;将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简称PC建筑技术,即英文Prefabricated Concrete预制混凝土的简称)是一种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技术,也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技术。
由于预制外墙是分块进行拼装的,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连接接缝的防水处理问题.并且建筑物的防水工程一直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防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今后的使用功能是否完善,经常漏水的房屋是无法满足用户居住和使用需求的。
预制建筑防水的设计理念
由于水的流动性非常强而且是无孔不入的,因此传统建筑防水最主要的设计理念就是堵水,堵住一切水流可以进入室内的通道以起到防水的效果。这一理念用在传统现浇结构的建筑上还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的,但是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来说其效果可能就不那么理想了。
预制装配式建筑就是将建筑物的结构体如墙板、柱、梁、楼板、楼梯等按一定的规格分拆后在工厂中先进行生产预制,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由于是现场拼装的构配件,会留下大量的拼装接缝,这些接缝很容易成为水流渗透的通道,因此,预制装配式建筑在防水上其实是有一定先天弱点的。此外,有些预制装配式建筑为了抵抗地震的影响,其外墙板设计成为一种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的外墙,墙板可活动更加增加了墙板接缝防水的难度。
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防水,导水优于堵水,排水优于防水,简单说就是要在设计时就考虑可能有一定的水流会突破外侧防水层,通过设计合理的排水路径将这部分突破而入的水引导到排水构造中,将其排出室外,避免其进一步渗透到室内。
此外,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还利用水流受重力作用自然垂流的原理,设计时将墙板接缝设计成内高外低的企口形状,结合一定的减压空腔设计,防止水流通过毛细作用倒爬进入室内。除了混凝土构造防水措施之外,使用橡胶止水带和多组分耐候防水胶完善整个预制墙板的防水体系,才能真正做到滴水不漏。
预制建筑防水的施工要点
目前预制外墙板接缝的防水处理技术在工艺上还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在施工时也有比较大的施工难度,在实际施工时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外墙板接缝设计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首先,施工前产品的质量检查。预制墙板的加工精度和混凝土养护质量直接影响墙板的安装精度和防水情况,墙板安装前必须认真复核墙板的几何尺寸和平整度情况,检查墙板表面以及预埋窗框周围的混凝土是否密实,是否存在贯通裂缝,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的墙板严禁使用。
其次,认真检查墙板周边的预埋橡胶条的安装质量,检查橡胶条是否预嵌牢固,转角部位是否有破损的情况,是否有混凝土浆液漏进橡胶条内部,造成橡胶条变硬失去弹性。橡胶条必须严格检查确保无瑕疵,有质量问题必须更换后才能进行吊装。
再次,吊装前认真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不仅要放基准线,还要把墙板的位置线都放出来以便于吊装时墙板定位。墙板精度调整一般分为粗调和精调两步,粗调是按控制线为标准使墙板就位脱钩;精调要求将墙板轴线位置和垂直度偏差调整到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实际施工时一般要求不超过5mm。
施工时严格按工艺流程操作,做好每道工序的质量检查。墙板接缝外侧打胶要严格按照设计流程来进行,基底层和预留空腔内必须使用高压空气清理干净。打胶前背衬深度要认真检查,打胶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打胶部位的墙板要用底涂处理增强胶与混凝土墙板之间的粘结力。打胶中断时要留好施工缝,施工缝内高外低,互相搭接不能少于5cm。
墙板内侧的连接铁件和十字接缝部位使用聚氨酯密封处理。由于铁件部位没有橡胶止水条,施工聚氨酯前要认真做好铁件的除锈和防锈工作。聚氨酯要施打严密不留任何缝隙,施工完毕后要进行泼水试验,确保无渗漏后才能密封盖板。
最后,施工完毕后进行防水效果试验,及时妥善有效处理渗漏问题。墙板防水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淋水试验,以检验防水的有效性。淋水的重点是墙板十字接缝处、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连接处以及窗框部位。淋水时宜使用消防水龙带对试验部位进行喷淋,外部检查打胶部位是否有脱胶现象,排水管是否排水顺畅,内侧仔细观察是否有水印、水迹。发现有局部渗漏部位时,必须认真做好记录,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在墙板内侧加设一道聚氨酯防水,以提高防渗漏安全系数。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谢谢楼主分享的资料
回复 举报